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2015-10-21夏勇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心理

夏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所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在家庭中得到的是父母、长辈的溺爱和娇宠,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度满足。然而他们在情感方面,遇事“耐挫”的心理却是比较脆弱和娇嫩的。培养学生“耐挫”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今,许多家庭的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家长的“溺爱”让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长期以来形成对事物的依赖。所以,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就不知所措,他们都希望父母或老师来帮助,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作为老师应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比如,独立思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独立做好个人清洁卫生、能与同伴合作学习、练习课堂任务以及老师布置的其他任务。老师还要联系家长积极配合,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让他们从依赖的习惯中独立出来。

二、积极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要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和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有时孩子面对一些他们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受到其他人的威胁,家庭的其他因素等。这时的老师,就不只是老师,也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知心朋友,或者是孩子的依靠等不同的角色,去发现、去了解孩子,去积极地排解和疏导他们心中的苦闷和压力。(1)用“心”去靠近,解开孩子思想上的小结。当他们在思想上有包袱时,都愿意和自己信任的朋友倾诉,特别是老师,孩子可能更加的信任。这时候,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倾诉,去了解孩子心中的问题,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去理解他们。(2)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疏导他们以解决问题。当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或是挫折时,老师就是一位知心朋友,一位导师,去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原因,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给孩子们鼓励,给予他们自信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现代意义的健康不单指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可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等能力,以形成坚强意志品质;通过组织各种游戏和兴趣活动来树立自信心,特别是学生中部分弱势群体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立自信、阳光、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培養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

在我教学中,曾经遇到过一名高年级学生,由于平时成绩较好,但在一次考试测验中没有及格,下课后表现出紧张焦虑、心情浮躁。幸好发现及时,并积极开导,他才平息下来。其实这是一种自责、是对自己不满的一种宣泄。孩子们遇到精神打击和不顺心的事,如果不能适当加以宣泄,不仅自己不能得到解脱,反而会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严重的还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道路。所以,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开朗、豁达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并进行心理方面的自我调控能力,比如,学会放松身体和精神,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跑跑步、听听音乐、和同学一块儿做做游戏;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好学习任务,即使有什么挫折和压力,也要专心做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时尽量让自己快乐起来,平静地接受所发生的事情,放宽心情;多加强和小伙伴、同学、老师、朋友之间的交流,向他们说说自己身边的事,快乐事,烦恼事。这样也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积极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一名教师所应该进行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从而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拥有阳光心态,健康成长!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