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

2015-10-21陈君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书写习惯小学数学

陈君

摘 要:阐述了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书写习惯,以及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书写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但是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不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数学老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答题的正确与否,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

学生数学作业上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书写字迹潦草、不规范。仅由基本的10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数学字,写起来却是“五花八门”,难以辨认。如,“3”看起来更像“5”或者“8”,÷”看起来更像“+”……(2)书写格式不规范。如,解方程等号不对齐;列方程解答缺少“解、设”过程等。(3)卷面安排不合理。书写很随意,哪有空地方就往哪里写,超过答题范围外,甚至占用下一题的答题位置。(4)滥用修正液。学生习惯依赖修正液修改错误之处,导致试卷上出现大大小小的白色“补丁”。

要想改变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就应该对症下药,寻求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书写观

学生对数学作业书写得潦草、不规范,往往与没有形成正确对待书写的认识有关。可以通过讲解王羲之习字的故事、诵读关于书写的名人名言、对比班级里优秀的作业,感悟书写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转变学生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书写意识。

二、注重书写规范的引导

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往往缺少教师的规范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示范,如,解方程,必须先写解,再写“:”,“解”写在算式的左侧,等号必须跟原题的等号对齐,将每一步的书写格式详细地分解说明,并按照这个规范去执行。同时,教师要坚持以美观、规范的板书呈现给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建立正确书写“模式”,演化成学生内在的行为。

三、严要求、持之以恒地落实书写

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练习的过程。因而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如,发现不端正的数字将数字圈出来重写。书写不规范、潦草则要求学生重新写一遍。对不良的书写绝不迁就,不延期。把它作为教学的长期目标实行,持之以恒地落实到位。

四、注重及时激励强化

对于学生的每一点书写方面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适当地奖励一颗五角星,用这种小小的奖励来肯定孩子的进步。定期在班里进行隆重、规范的“优秀作业展示”“作业之星”等评比,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而这种成功的乐趣、喜悦会促进孩子更大的进步,是孩子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内驱力。

对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教学中,如果我们从学生的书写习惯抓起,相信越来越多的笑脸将在学生的作业上竞相开放。

参考文献:

牟晓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寫习惯[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书写习惯小学数学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几点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