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2015-10-21张艳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实践作文生活

张艳

摘 要: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呢?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学生的作文为何内容干瘪,语言僵化?

关键词:作文;生活;实践;评价

一、小学作文现状之我见

1.作文偏离生活

如果让四年级的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大部分的学生用150字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而文中所描写的人或事,本应是属于自己的。但是,如果随手翻开几本作文进行对照,就会发现他们所描写的其实都是听说的人或事,有着质的共性,根本不是自己观察或亲身经历的。

2.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内心

也许小学生生活经验尚浅,尤其低段学生对文字表达内心也无驾驭能力。常常心里能够想到,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口语交际时可以滔滔不绝,但写成作文时内容干巴巴,不会运用书面语,甚至很难读懂其中的意思。因此,我常读到这样的作文: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中心公园,我问妈妈:“中心公园在哪啊?”妈妈说:“不远,在高杆灯下。”……

二、对策与研究

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订自学计划,不断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2.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仿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

三、如何写作文

课标告诉我们:“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就是让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下面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1.作文应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应该以学生为主,提倡个人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感知、体验,积累素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带头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如果想要學生写“风”,就应该带学生到自然生活中去感受风、体验风。学生打开窗子,风掀开了书页,送来了清凉;学生走出室外,风吹拂着脸颊,吹动了树梢……

2.作文应源于生活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园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沟通交流,团结友爱。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表演、办手抄报、游戏、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实践作文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