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5-10-21朱锦霞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

朱锦霞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设立数学学科的目的并不是只为了进行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真正应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将学科教学和生活进行一定的融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不止需要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开始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并开始自理一些生活琐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科课堂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創设情境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它可以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场景下进行学习。

首先,便是创设出和生活相关的情境。比如,在比例这节课中,有一部分就是在讲折扣的相关内容,而折扣的计算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时教师便可以创设出一个折扣大卖场的场景。其次便是角色扮演。在创设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教师扮演顾客。每个售货员拥有不同的商品,每件商品有不同的折扣和不同的低价。扮演顾客的教师的目的在于讲价后买到商品,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则要根据折扣和低价计算是否可以进行盈利的销售。同时,扮演顾客的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计算。

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并不只存在于课堂之中,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信息,生活中处处也离不开数学计算。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除了一些书本作业,更可以鼓励学生接触社会,进行一些生活实践方面的数学练习。比如,在图形与位置这一部分,就非常好地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一次实际的路线示意图的标注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后安排,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标注出自己从家到超市、辅导班或者同学家的路线图。除此之外,在统计这一部分,还可以建议学生去书店、便利店等地,固定时间进行客流量和男女比例的统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的影子,而数学学科的教学也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师应将生活化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不仅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成绩优秀,更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黄健华,林晓玲.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导刊,2004(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