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5-10-21梁启文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挖井养蜂人壁虎

梁启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5年,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与实践,现将我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的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1.故事法。向学生讲古今中外那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质疑的重要性,明白质疑是思维和求解的前提,是进步的阶梯。

2.鼓励法。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学生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它都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这时教师应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及时肯定法。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给予肯定,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学生质疑问题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学生预习中产生了不少的想法,有的说:“列宁和养蜂人有什么关系?”有的说:“列宁为什么去找养蜂人?”还有的说:“列宁找到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教学中,我不但恰当地指导学生对所提疑问作了解答,而且肯定了他们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质疑,提高质疑能力

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质疑。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把学生提出能体现教材重点难点的几个问题,加以梳理,引导学生读、思、议,逐一加以理解,引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毛主席为什么要在沙洲坝住?(2)毛主席在哪儿干什么?(3)为什么要挖井?为什么要立碑?(4)为什么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将这些问题经过筛选加以综合,围绕教学重点拟定几个新的问题:(1)这里挖井人指谁?(2)他为什么要挖井?(3)沙洲坝人民为什么要在井旁边立碑?(4)为什么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让学生根据这几个问题去学习新课,刺激学生再次開动脑筋,解决问题,使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激疑问难,思维拓展,才能创造智慧的火花,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海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2(08).

[2]刘凤梅.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J].文理导航,2012(01).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挖井养蜂人壁虎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壁虎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养蜂人
捉壁虎
壁虎在夜间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