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郑进福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热情积极性语文

郑进福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都缺乏积极性,这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太过传统且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课堂内容太单调乏味,学生没有热情参与进来。现代教育改革新热潮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态,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将激励教学重视起来。

一、什么是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就是通过一种激发、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度,充分吸收消化课堂知识的激励式教学方式。它拥有全新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思想教学模式、丢掉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和死记硬背、完全以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课程。

二、激励教育的作用

一堂教学课程能否被学生充分吸收的关键在于这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只有积极性和学习乐趣被激发出来,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接受教师讲的内容,把自身充分融入课堂当中。所以,现代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善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乐趣。而激励教育的重点正是放在这方面的,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会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否则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没办法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必须的,采用语言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大脑智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去探索这个世界,学生也一样,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更强,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他们心里所有事物都是神奇和百变的,当他们对教师所描述的课文内容无限想象放大并丰富时,老师给予鼓励,学生得到肯定,既培養了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这堂课才算是成功的。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时刻将激励教育放在心上并实践到课堂上。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放大优点,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从而提高自身课堂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度。如果教师仅仅因为学生达不到他的心理要求就对其进行责骂生气的话,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也会使其产生一种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办法学好的自卑感。对比之下,激励式教育的优点和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其次,教师也可以把自身或者教学课程中的历史伟人作为一个榜样,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向他们的高尚和努力、远大志向等方面的优点去学习、看齐。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再给学生安排任务,鼓励他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去完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了一种责任和自己所在小组的荣誉。第三,可以结合小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竞赛类活动,胜利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尽力发挥其潜力的积极性。最后一种方式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以一种欣赏的方式把课文中体现的优美风景体现在学生面前,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直接从画面中去欣赏美、发现美,从而提高对语文课程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激励教育的模式非常适合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把课本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去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

性,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乐趣,才能真正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展现出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柳德明.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62-63.

[3]潘富艳.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0):94.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热情积极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