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媒体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1孙红干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

孙红干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这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枯燥的弊端,变革了“教师讲,幼儿听”的“满堂灌”的僵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拓宽了幼儿的视野,开发了幼儿的潜能。

关键词:幼儿课堂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幼儿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幼儿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便于幼儿直观感知、观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将幼儿置于情景活动中,激发探索兴趣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率。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他们一方面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有限,同时对于抽象的知识不易理解,更不能准确把握,教师的提问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如果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有机整合,可以创设直观、形象、生活的探究氛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竹笋”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幼儿亲自走入竹林,认识竹笋这样的条件,同时教师的简笔画往往不能突出竹笋的特点,幼儿不易把握,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竹林春笋的录像,将幼儿置于多彩的情境中,他们不仅充分感受到到处冒出的一支支嫩嫩的竹笋,想一探究竟,同时便于他们观察、比较,准确把握竹笋的特征,便于记忆。

二、再现事物发展过程,便于幼儿感知

通过多媒体教学设计展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未知的科学道理,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如,在引导幼儿感知“植物的生长”时,由于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便于他们观察、探究,这时可将教师和幼儿一起亲自栽种的植物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感受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然后和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之前的教学过程相比较,幼儿虽然亲自参与了种植、观察种子生长的活动,但由于实际观察时间较长,幼儿记忆不够深刻,如果短时间内组织观察,植物变化不够明显。所以,借助多媒體教学,把植物生长变化全过程通过多媒体一张张展示出来,然后将所有变化过程通过一张PPT展示出来,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种植植物每一时间段的情况,便于观察比较,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现如今的幼儿见识广,认知能力强,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比如,在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可以把相关的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幼儿面前,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大概的了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在美术课《狮身人面像》中,教师首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关于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然后让学生了解狮身人面像的历史,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便兴致勃勃的拿起画笔,在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总之,充分认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并将之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灵活选择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让教学活动因多媒体而更加精彩!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