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2015-10-21林祝华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课堂文本

林祝华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解决低效的难点。怎样理解课堂实效?就是在40分钟课堂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提升。课堂实质是什么?课堂实质就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天地,是学生心灵的家园,是学生收益的天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质疑探究的场所,更是学生融昨天、今天、明天的时空隧道。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解决课堂实效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追求如下境界的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自由心境的课堂

“学校”是学生欢跃的乐园,其实就是“学笑”。语文课堂是学生独特体验的“笑园”。营造一个充满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由的心境,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自由地写、自由地思考、自由地交流、自由地展示等。自由,自由,再自由些,方能提高课堂实效。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心境,我们要能容忍学生出错,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只是他们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如果孩子说“我们要做一个既有才干又能展现自己的人”时,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掌声,尽管这与文本的意愿相差甚远,但体现了学生学得真,学得深,他们不是死读书而是在真正地学,与时俱进地学。当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当时的年代与现今社会的巨大差别。课堂上的错误有时候就是一种资源,我们老师就应该好好把握,这样才是真为学生的成长。课堂的实效不就达到了吗?

二、给学生一些解读方法的课堂

荀子在《劝说》篇中早就认为习文的关键是以读为主,感悟自得,“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这种传统教学精华融汇到今天的教学理念中,就是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解读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教会学生解读文本,从“披文入境、读中体情,潜心会文、读中悟道,知人论世、读出本意,多元解读、学会思辨”这些方面入手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实效的。

这里以“披文入境、读中体情”为例。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那么学生该如何读?不是读出语调高低、轻重缓急,而是要紧扣语言文字,用心去感悟。“观文者披文入情”,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词句,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学生就能读出自己的情感。例如,《九寨沟》中的这句话:“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如果学生在朗读时抓住“体态粗壮”“攀吊”“眨巴”“窥视”等词语展开想象,头脑中就会浮现出金丝猴有力的前肢、顽皮的身影、可爱的鬼脸,就会感受到这种动物的可爱,便会产生对九寨沟的向往之情。

三、给学生一个简洁明了的课堂

渴望“简洁明了”的课堂。语文课堂容量大、教师活动多、媒体运用滥,便造成了低效的原因,所以要还学生简约的课堂。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是“牧羊人”,可实际教学中老师却忘记了,把课堂当作自我展示的舞台,剥夺了孩子学习思考、探究发现的权利。多媒体课堂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在正确评估多媒体教学好处的同时不要忘了存在的“滥用”。语文课堂并不是那么需要多媒体,有时用了反而会冲淡文本,甚至充当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第三者,因为美丽的画面充斥了学生的头脑,代替了学生潜心会文的语文学习。例如,学习《索溪峪的“野”》这篇美文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和感悟,走进索溪,做一次心灵旅行。当然适当运用多媒体,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这份感觉更为真切。如果我们简约些,教师活动简要些,媒体运用简单些,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的探究质疑、勾勾画画、读读写写上,真正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铺路搭桥,语文的课堂实效怎么会没有呢?

四、给学生一个意境开放的课堂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恰当、适时地引进资源,做好课内外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有时是为课文学习的拓展延伸,带着好奇或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营造一种开放境界。教学中我们还需融其他学科之石,来攻我们语文学科这一块玉。例如,《詹天佑》一文,就可以发动学生画图“中部凿井、两端凿进”来理解课文,感受詹天佑的高超技术。许多古诗教学我们就可以采取配乐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境。

综上所述,面对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实效,我觉得主要取决于学生经历了怎样的语文学习课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课堂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由地习得一些方法、获得一些感悟,在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学科间的恰当融合。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又朴实的课堂,是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

編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课堂文本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