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课程纲要
2015-10-21高君
☆高君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吉林通化134001)
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课程纲要
☆高君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吉林通化134001)
将课程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主体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云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电子互动白板、计算机与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在数学教材(人教A版)拓展性栏目“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绘制函数图像、绘制空间几何体、探究动点的轨迹、建立函数模型等专题内容,构建一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的新型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
校本课程;信息技术;高中数学
一、课程背景
近二三十年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信息技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课程将课程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主体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云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电子互动白板、计算机与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在数学教材(人教A版)拓展性栏目“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绘制函数图像、绘制空间几何体、探究动点的轨迹、建立函数模型等专题内容,构建“资源—情境—设计”、“认知—建构—设计”、“实验—探究—设计”和“协作—互动—设计”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
表1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基本内容表
二、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基本素养。
(3)为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平台,提升问题解决、数学实验、空间形象能力。
(4)探索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好数学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途径。
(5)建设一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的新型的数学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
课程模块课时绘制空间几何体探究动点的轨迹课程专题20绘制空间几何体(1)21绘制空间几何体(2)22绘制空间几何体(3)23绘制空间几何体(4)24探究点的轨迹(1)25探究点的轨迹(2)26探究点的轨迹(3)27探究点的轨迹(4)28探究点的轨迹(5)29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30极坐标中的曲线方程主要内容及要求绘制空间几何体——正方体、三棱柱、四棱台,了解多面体的结构绘制空间几何体动画——正四棱锥旋转、旋转体形成绘制空间几何体动画——正四棱台截面绘制空间几何体动画——正三棱柱侧面展开利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利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利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双曲线利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抛物线求直线方程——过两点的直线、含参数的直线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圆锥曲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几何意义探究几何轨迹—极坐标中的曲线年级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高二1 1 1 1 1 1 1 1 1 1 1
四、课程实施
教学对象: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建议根据学校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安排课程,一课时30分钟,共30课时。
场地教具:班级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
教学资源:自编的教学讲义。
教学主要方法和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数学校本课程学习目标的多维性,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将数学校本课程变换为信息技术课程。
2.整合主题内容
围绕数学教材的主题内容,确定十个模块预设共30个专题,根据实际情况按学段自由组合突出应用主题。
3.运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云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电子互动白板、计算机与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形式适时呈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4.注重实验探究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尝试制作、数值计算、实验验证、绘制图像图形、建立模型等实验探究活动。
5.落实问题解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思考数学思想、转化数学能力以解决数学问题,注重问题解决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五、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每个阶段(或专题模块)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表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拓展课程》学习评价表
六、课程资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数学必修一、四》,科学出版社。
(3)《几何画板教程》,主编:屈清明,季久峰,人民邮电出版社。
(4)《图形计算器与中学数学教学活动案例选》,主编:王长沛,北京大学出版社。
(5)《校本课程之科目设计》,主编:奚晓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5)19-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