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2015-10-20祁万霞王俊梅杨淑萍牛谣鸿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替代疗法通络骨质疏松症

祁万霞,王俊梅,杨淑萍,牛谣鸿

兰州市皋兰县人民医院,甘肃 皋兰 730299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祁万霞,王俊梅,杨淑萍,牛谣鸿

兰州市皋兰县人民医院,甘肃 皋兰 730299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治疗组以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碱性磷酸酶(ALP)及空腹尿Ca/尿Cr比值,及疼痛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2~4腰椎、左股骨颈及左股骨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2~4腰椎、左股骨颈及左股骨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0.0%,对照组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空腹尿Ca/尿Cr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尿Ca/尿Cr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提高其临床效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替代疗法;补肾通络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从而致使骨的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 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特指发生在绝经后妇女中的一种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化,是绝经后妇女腰腿痛、脊椎变形和骨折的主要原因[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可造成骨吸收增多,从而使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笔者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妇女,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53~75岁,平均(60.4±4.8)岁;病程3月~14年,平均(5.8±3.2)年;绝经时间2~18年,平均(6.7±2.9)年。对照组年龄54~77岁,平均(61.2±5.1)岁;病程5月~16年,平均(6.1±3.1)年;绝经时间3~16年,平均(6.2±2.7)年。2组年龄、病程、绝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行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骨密度与同种族、同性别健康成人的骨峰值相比低于(均数-2.5个标准差)者;②自然绝经至少1年以上,且可行走的患者;③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④纳入研究前半年内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且无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⑤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②高或低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Paget’s病、酒精中毒者、肝肾损害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③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骨钙磷代谢的药物者;④患有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患者;⑤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⑥不愿配合本次治疗或随访的患者;⑦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复方碳酸钙片,每次600 m g,每天1次,调节饮食和运动等基础治疗。

2.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给予诺坤复片口服,每次1m g,每天1次,连续治疗3月。

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和补肾通络方治疗。雌激素的用法和用量均同对照组,补肾通络方组成:淫羊藿、熟地黄各30 g,补骨脂、山茱萸、肉苁蓉、枸杞子各20 g,川芎、三七各15 g。每天1剂,用温水煎熬,早晚各

服用1次,连续治疗3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情况进行比较,骨密度测定部位选择为L2~4腰椎、左股骨颈和左股骨大转子。②对2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疼痛分为4级,无疼痛为0级;注意力集中时感觉疼痛,但不影响工作者为Ⅰ级;注意力分散时感觉疼痛,但不用药物或理疗干预者为Ⅱ级;影响生活、睡眠或者夜间痛醒,需服用止痛药才能改善者为Ⅲ级。③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ALP)与空腹尿Ca/尿Cr的比值进行比较。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疼痛减轻Ⅱ级或Ⅱ级以上或者疼痛消失,骨密度显著增加;有效:疼痛由Ⅲ级或Ⅱ级减轻为Ⅰ级,骨密度略有增加者;无效:疼痛无改善,骨密度无变化或者减少者。

4.2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比较 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L2~4腰椎、左股骨颈及左股骨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2~4腰椎、左股骨颈及左股骨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2~4腰椎、左股骨颈及左股骨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比较(±s) g/cm2

表1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比较(±s) g/cm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L2~4腰椎 左股骨颈 左股骨大转子观察组对照组40 40治疗前0.75±0.13 0.77±0.14治疗后0.92±0.23①②0.82±0.17治疗前0.54±0.11 0.56±0.12治疗后0.68±0.15①②0.61±0.13治疗前0.58±0.13 0.59±0.15治疗后0.73±0.19①②0.62±0.13

4.3 2组疼痛疗效比较 见表2。总有效率观察组80.0%,对照组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疼痛疗效比较 例

4.4 2组治疗前后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空腹尿Ca/尿Cr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尿Ca/尿Cr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ALP、空腹尿Ca/尿Cr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碱性磷酸酶(U/L) 空腹尿Ca/尿Cr(nmol/mmol)40 40治疗前75.61±15.32 76.32±15.83治疗后64.34±13.64①②71.21±14.62治疗前0.18±0.03 0.19±0.02治疗后0.12±0.01①②0.17±0.02①

5 讨论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的分泌水平也随着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退行性变化,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病在临床上属于难治性常见病,西药治疗主要是骨吸收抑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等)和骨形成促进剂。但单独使用这些药物的作用效果单一,且长期使用存在价格昂贵、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肾为“先天之本,肾生骨髓,其充在骨”,因此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缘,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3~4]。黄明炜[5]通过观察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观察,该法可以对前列腺增生的大鼠的前列腺有抑制作用。商学征[6]用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该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这些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线索,但未发现有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进行治疗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临床观察表明,激素替代疗法联合补肾通络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和止痛效果较单纯的激素替代疗法好。笔者认为,①补肾通络法本身具有一定的似雌激素样作用;②通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补偿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所导致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现象,对维持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补肾通络方方中淫羊藿补阳温经,补骨脂补肾壮阳、补脾健胃,山茱萸、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填髓,川芎、三七可以活血行气,化瘀止痛。本方以扶正为主,驱邪为佐,阴阳同补,且补中有通,使气血充足,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另外本方与雌激素替代疗法同时使用,能够起到协同作用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1]沈彦明,孙陈静,尹彦亮.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3(9):1757-1759.

[2]雄耀,常虹.雌激素及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

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6):355-357.

[3]徐仲翔.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1):95.

[4]陈晓敏,曾沛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5):128.

[5]黄明炜.联用补肾益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1):49-53.

[6]商学征.补肾通络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0(9):1329-1331.

(责任编辑:马力)

R589.5

A

0256-7415(2015)12-0142-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063

2015-06-28

祁万霞(1966-),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预防治疗。

猜你喜欢

替代疗法通络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研究:癌症“替代疗法”死亡率更高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雌激素替代疗法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Meta分析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