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分析

2015-10-20肖婧莹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广州金融

肖婧莹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高职教育理研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分析

肖婧莹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通过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定位及业态趋势分析,从金融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两方面探讨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并分析了目前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和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着手,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金融应用型人才。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为全面打造金融强省以及广泛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提供支持。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人才的推动,而专业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则是推动力量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抓住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机遇,创新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展定位及业态趋势分析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是坚持现代化、差异化、多样化和国际化,通过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和多样化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来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通过创新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来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建设四大金融功能区和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等措施增强金融集聚力,使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之间、金融业态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

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印发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明确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1348”战略①,并预期到2015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9%,2020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将进一步增加,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并将新增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形成有较强服务功能和辐射作用、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②。

表1 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和目标预期来看,可以发现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会给广州的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带来较大变化。

一是金融机构总部增多。随着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打造,其金融集聚辐射力将越来越大,将吸引各种新型金融机构总部、金融中介企业总部以及金融后台服务总部落户广州,开展各种金融业务活动。

二是金融专业中介机构迅速发展。以个人或机构的存款、贷款为主的融资类金融中介结构,以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为主的服务类金融中介机构,以保险经纪、保险代理、融资担保等为主的专业保险金融中介机构,以证券、期货、财富管理等为主的投资咨询服务金融中介机构将迅速发展,为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产业金融的兴起。汽车金融、科技金融、物流航运金融、低碳金融等产业金融兴起,依托实体产业基础上,通过金融创新对不同产业提供具有特色的融资、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等服务,促进实体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新型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私人财富管理、信用卡专营机构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将大量涌现来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的资金需求。

五是金融信息化明显。金融信息化提高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为金融市场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的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将逐步被新兴的互联网交易方式所取代。

六是金融风险的增加。随着金融全球化,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放开,金融市场风险系数将增加。

二、对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一)对金融人才的岗位需求

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定位和所带来的金融格局变化来看,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将不断攀升,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在新型金融机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以及金融专业中介机构建设方面将有跨越式的发展。各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风险控制人员、金融营销人员以及业务操作人员等人才需求将持续旺盛,具体来看所需求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经营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掌握金融理论前沿动态,具有掌控全局并能全面迅速解决金融问题的复合型专家人才,如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的高级管理人员③。

2.专业技术人员。精通金融业务并对相关行业领域有较深了解,如基金管理人才、股票分析师、金融业务代表以及个人投资顾问等。

3.风险控制人员。具有风险管理知识,了解金融动态,能够对公司或者项目有清楚的把控,如风险控制专员、信用审查员以及风险审计师等。

4.金融营销人员。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客户开发能力,熟悉金融产品特征,能够很好的建立客户关系和维护客户关系,如银行客户经理、保险经纪人以及证券经纪人等。

5.业务操作人员。具有金融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业务类型操作流程,具备良好口头以及书面表达,如银行柜员、客服人员以及业务员等。

(二)对金融人才的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信用是其基本的根基,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关乎到国家经济的运行,这就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相关的国内外经验也表明金融业的风险不仅仅来自市场风险,更多的是来自信用风险。因此作为第一线的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具有综合的金融知识结构。未来的金融人才需求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并且要熟悉相关的金融法规、金融政策、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国内外金融产业发展趋势和金融市场概况等,运用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金融知识来满足客户不同的金融需求,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3.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市场营销是金融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金融从业人员将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金融从业人员在了解相关金融产品的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营销技巧,了解金融产品的营销模式和运作规律,从而开拓和维护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④。尤其是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中,不仅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业务人员,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也需要大量客户经理等业务岗位,而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来说,这些岗位都是就业的主要领域,因此需要培养自身的营销能力。

4.具有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给广州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应用性岗位,这些应用性岗位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操作能力。特别是多部门、多岗位的业务操作能力使得金融人员无论是在各领域第一线工作或是各业务领域内转换工作都可以直接胜任相关岗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打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综合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性服务人才。因此,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出更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及方案未能满足发展需要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就需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够短时间内胜任就业岗位。因此,培养的金融人才应该是在拥有牢固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懂得相关的金融市场运作并具有实际操作工作的能力。而目前的培养目标及方案只是单一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作为两部分来培养,未能真正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联合起来,未能培养高职金融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将整个金融市场联结起来,货币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再也不是单一的市场,多元市场的共同发展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将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市场趋势,而目前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中,各个专业虽然打破了传统的专业界限,但是学生还是缺乏综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各个交叉学科的融合较少。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合理的教案设计及科学授课方法与手段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还处于概念层面,大多数教学都是以强输入式的理论说教为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较少。存在专业知识和案例落后、与社会客观脱节的状况,而且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大多的教师都是专业的学术型出身,并没有真正的从业经历,对金融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未能与实际接轨。

(四)职业素养培养能力不够

合格的金融工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须要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而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使得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无法适应新身份的转变。特别是对于金融业来说,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信用至关重要,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较快地融入到金融从业当中。

四、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打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从业者,作为高职高专层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使职业教育适应金融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目标定位上,应该是努力塑造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强以及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这就要求在学生的培养中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并且在专业实践上,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能够熟悉相关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可以顺利开展国内和国际金融业务。在培养质量标准上,应该是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需求的金融专业综合人才。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金融服务意识,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金融职业综合素养。

(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和打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已成必然,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知识结构,这就需要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突出前沿性,充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主要围绕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在职业基础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基础专业课的学习,通过基础专业课的学识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特色,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主要是根据专业不同,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如资产定价与评估、风险控制等课程,使得在专业领域内有竞争力,特别是金融中心建设所带来的产业金融兴起,更应该将各相关产业金融作为课程核心能力的学习。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主要是学习相关公共课程,如思想政治、道德法规教育、英语、计算机知识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使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1.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上,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模拟金融实训室,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训练,并可以聘请相关金融业内人士为学生开设实训课程,模拟相关工作内容。在校外实训上,应创建真正意义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有效的历练,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参与真实的金融业务活动,对所学的金融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如可利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各类后台服务中心和各类营销中心,让学生进入真实环境中从事顶岗实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金融机构实实在在的进行顶岗操作,另一方面,可以让金融机构发现人才和选择人才,金融企业可以直接将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接纳为正式员工。

2.开展“1+1+X”教学。“1+1+X”教学即为将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综合金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金融业一般都要求金融从业人员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就业,如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以及保险代理人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因为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最为密切,并且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相关职业工作的从业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要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在教学上要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将职业资格证书授课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另外,学生的综合金融能力是决定毕业生能否胜任金融岗位的关键因素,较好的综合金融能力有助于金融从业人员掌控金融业务全局。

3.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技能大赛,如金融产品设计大赛、模拟炒股大赛、保险营销大赛等,聘请相关行业的技能专家作为指导老师,使学生在参赛中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对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出更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人才。

注释:

①“1348”战略(即实现“1”个奋斗目标,建设“3”大市场交易平台,打造“4”大金融功能区,实施“8”大金融工程).

②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J].广州政报,2011,(13).

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员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R].2011.

④邓满娥,綦桂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需求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

[1]石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4).

[2]汪思冰.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4,(9).

[3]邓满娥,綦桂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需求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

[4]徐学锋,夏建新.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

[5]张东兰.“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2,(1).

[6]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J].广州政报,2011,(13).

[7]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员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R].2011.

责任编辑:王远董跃进

Guangzhou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XIAO Jing-ying

(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Guangzhou 510800)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and business situation in Guangzhou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indicates the job and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financial talents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Thus,the proposal is that in the background of Guangzhou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construction,colleges should cultivate competitive financial talents from three aspects∶make training objectives clear,improve curriculum system and build multi-level practice teaching pattern.

Guangzhou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vocational colleges;financial professionals;trainingmode

F727.21

A

2095-5537(2015)03-00039-04

2015-01-23

肖婧莹(1989—),女,汉族,江西省吉安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广州金融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