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科普知识传播中的作用探析*

2015-10-20周婷王清

中小学电教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科普素质

☆周婷 王清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微博在科普知识传播中的作用探析*

☆周婷 王清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媒体,其在科普知识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微博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微博更好地传播科普知识,强调微博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微博在大众科普知识传播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其传播效果的力度和广度,对促进大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微博;科普微博;作用探析

科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传播普及,它传播普及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这四个方面,而手段往往是人文社会的,对象具有地方性特色。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科普知识的传播在传播媒介革命的冲击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开展科普知识传播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微博是目前我国最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网络平台,所以,如何将微博运用于科普知识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微博的定义和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 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1],微博客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2]。

1.传播速度快,高效

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N),其传播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微博传播示意图

从图1可知微博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因此微博的第一个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高效。

2.简洁,可视化

微博的信息发布门槛低,每条微博限定在140个字以内,微博文本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短小,所以微博内容信息简洁,同时微博发文可添加图片,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人们的视觉直接产生冲击力,从而加速了广大受众完成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且更容易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

3.开放,时效性

微博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这就奠定了微博开放的特点。微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没有空间阻隔的平台,人们可以冲破时间、空间和场所的限制,随时随地快捷方便地汲取所需要的信息。

4.参与性和互动性

微博除了关注和转发功能外,还有“评论功能”、“回复功能”、“私信功能”,这些功能为用户之间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供了保证。

二、科普的定义和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普知识的普及不再仅仅局限于电视、科普讲座、科普广告等。借助网络传播的特点,将科普知识通过微博进行传播,利用微博进行科学普及,可实现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领域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等多层次的、全面的科普。在实现不同层次的受众根据自身的知识文化及科普知识的基础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其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普及是一种“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3],其特点为:(1)从传播目的看,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2)从传播内容上看,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这“五科”,科普范围相当广,涵盖了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涉及到科普知识,由于其范围的广泛性,奠定了科普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虽然内容具有广泛性,但它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对最新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进行传播。(3)从传播的形式看,科普形式多样,途径灵活,因需施普,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由此,科普是群众性的。同时,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交流、服务,把科普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可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4)从传播对象上看,科普知识受众广,科普面对的是所有人群,每一个公民都是科普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小学生,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还包括工人和农民。

三、利用微博搭建可视化科普微博传播平台

1.公民科学普及任重而道远:主观需求

2015年9月19日,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完成了“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的目标任务[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从2010年到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度提升了,虽然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依然处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因此我国科普任务依然很艰巨。

2.互联网为科普知识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客观条件

第九次中国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5]。同时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6]。如此庞大的网民数据,为科普知识实现大众传播提供了客观基础。众所周知,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或者一部手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下载一个微博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微博信息。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也给科普知识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科普传播方式也要进行创新,所以利用微博等新媒体传播科普知识是时代必然的趋势。

3.科普微博传播平台的搭建

在科普传播领域,科普知识的及时传递至关重要,作为大众所欢迎的新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微博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为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微博字数限定在140字以内,其文本短小精悍正好符合了当代学习者学习容量大,自主性强和学习速度快等特点。同时,微博在发布文字的同时还可以发布图片、音频和视频这些文件,这正好吻合了科普内容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微博用户在看科普文本信息的同时,加上可视化的图片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他们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科普知识;微博不是只能发小微博,对于公众难于理解和专业化的科普文章,可以通过发长微博的方式来向用户展示。

微博的主要功能有,发布功能、转发功能、关注功能、评论功能、搜索功能和私信功能。微博的传播机制是用户首先通过搜索用户昵称,然后关注科普微博,关注后即成了科普微博的“粉丝”,就能接收到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每个微博用户是信息发布的中心源,一旦发布一条科普知识信息,信息就能被用户的“粉丝”看到,如果“粉丝”将发布的科普微博转发,那么他的所有粉丝也能同步看到,那么更多的用户将会看到科普微博内容,如此类推下去,就实现了科普知识的大众传播。微博不仅提供了用户对于科普知识信息浏览和获取的平台,同时还为用户之间交流和参与提供了平台,用户通过评论、回复,私信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可以加深其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掌握。

微博还提供微群的功能,微群是微博群的简称。微博用户可以利用微群来组建科普问题讨论平台,参与群组的用户就可以互相交流,针对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科普知识进行交流探讨,同时也可以通过微群共享和传播科普资源。微博多种参与互动方式的结合,大大提高科普知识传播的效果。科普微博传播平台运行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科普微博平台工作运行示意图

四、利用微博传播科普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1.平台内容要及时更新

科普微博平台内容要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快,没有了更新,平台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那么科普微博平台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要保证大众微博用户持续对科普平台关注,前提是平台每天都要注入新的元素,所以,平台的信息和内容要定期、及时地更新与维护。

2.及时回复评论

要做到及时回复“粉丝”的评论,如果科普知识发布者没有经常上网更新消息,或对“粉丝”的反馈信息没有及时的回应,则会导致沟通不及时,交流不畅通,从而减弱“粉丝”参与科普传播的积极性,这样很不利于科普传播的顺利开展,会大大降低微博传播科普知识的效果。

3.平台内容要多样化

微博可以发布文本、音频、视频文件,发布者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发布不同形式的科普知识,同时运用图片加文本的形式展示科普知识,创建公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可视化微博。在发布过程中也要注意表情符号等的运用,以此提升科普微博的吸引力。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在科普知识传播中的优势,可实现科普知识的大众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其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应用优势已经逐渐突显,微博在科普知识中的进一步应用仍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1]平亮,宗利永.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以Sina微博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0,(06):92.

[2]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17.

[3]百度百科.科学普及[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096. htm.

[4]潘希.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公布[EB/OL].http:// new s.sciencenet.cn/htm lnew s/2015/9/327326.shtm.

[5]邱晨辉.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超九成选互联网获取信息[EB/ OL].http://roll.sohu.com/20150920/n421619565.shtm l.

[6]中国.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1.

[编辑:郑方林;实习编辑:庞洁]

G434

A

1671-7503(2015)23-0023-03

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科普知识在博客、微博中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4yks005)。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科普素质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普达人养成记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科普漫画
咱们班的科普展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