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哺乳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5-10-19潘凌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泌乳哺乳初产妇

潘凌云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哺乳影响的临床观察

潘凌云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增强其抗病能力;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不会引起新生儿腹泻、便秘、过敏等不良反应。这是其他乳品无法取代的[1]。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为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均极力推荐母乳喂养[2]。但由于多种因素,母乳喂养常不能得到有效保证[3]。据WHO统计,4~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病机会低于非母乳喂养新生儿的2.5倍,发展中国家中每天约有4万新生儿因腹泻与营养不良而死亡[4]。如何激发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已成为产科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作者在初产妇围生期施行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初产妇哺乳方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8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以上入选的初产妇均为非急诊入院者;理解能力强,思维清晰,能够正常交流;同时以上产妇均乳房发育正常,不伴有母乳喂养禁忌证。将上述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6±5.7)岁。孕周37+4~42+2周,平均(37.7±2.7)周。其中剖宫产19例、顺产11例。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年龄23~36岁,平均(28.2±5.9)岁。孕周37+3~42+4周,平均(38.2±3.5)周。其中剖宫产22例、顺产8例。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加行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入选初产妇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新生儿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产前干预:①健康教育:产妇入院后即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向产妇发放宣传册并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强调对新生儿可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感染率,有利于新生儿心智完善;对产妇有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产妇心情的改善,并可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②心理干预:针对产妇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缓解其畏难以及焦虑情绪,在强调母乳喂养好处的同时,树立其母乳喂养的信心。③精神支持:对产妇的配偶及家人进行健康教育与开导,向他们强调母乳喂养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益处,努力取得产妇家属的积极配合,指导产妇如何喂养并树立其母乳喂养的信心。(2)产后干预:①母乳喂养指导:协助产妇翻身,并采取较为舒适的仰卧位哺乳,向产妇及家属强调勤吸吮的重要性,说明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产后2d的喂养情况,勤吸吮、早吸吮有助于乳汁的分泌。②乳房护理干预:指导产妇乳房护理,热敷乳房5min后令产妇取仰卧位,用干毛巾进行乳房揉捏,由腋下乳根处向乳头方向,至膻中穴时可轻拍乳房,反复进行,6次/d,15min/次。③生活指导:指导产妇产后荤素搭配,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与维生素,多饮汤水,利于产后产奶;不喂养时注意将乳汁挤出,避免乳汁淤积或乳腺炎的发生;注意产妇与新生儿同步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1.3观察记录 入院后确保病房内产妇为同一分组,避免不同分组产妇间因相互交流而影响观察结果。用量杯量取两组产妇产后1~5d泌乳量并记录,同时记录产后哺乳方式,包括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与母乳喂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2统计软件。记录所得的泌乳量按组统计后以(±s)表示,哺乳方式按组统计后用百分率(%)表示,行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产后第1天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产后第4天产后第5天观察组3016.2±3.942.2±6.4#66.4±8.1#72.3±9.2#94.4±11.6#对照组3015.4±3.726.5±5.347.2±6.859.3±7.674.1±8.4

2.2两组产妇产后哺乳方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哺乳方式比较[n(%)]

3 讨论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且亦有益于产妇。母乳中含有DHA、牛磺酸、核苷酸、乳铁传递蛋白、溶菌酶等各种有益物质,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且母乳中各营养物质比例适宜,温度适中,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优于各种配方奶[5,6]。泌乳是受垂体前叶催乳素与垂体后叶催产素调控的,经催乳素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5-羟色胺、多巴胺的反馈调节,这些激素均对产妇大脑皮质产生影响,利于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刺激,促进了产妇产后子宫恢复与恶露排出,并加强了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情感交流[7]。

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产妇因各种原因存在对母乳喂养的误区,如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匮乏,担心母乳喂养不利于产后体形恢复,片面相信各种配方奶粉的广告宣传,因产后疼痛不适拒绝哺乳等,造成了产后泌乳量不足,导致母乳喂养率下降。通过强化对产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喂养指导、乳房护理及生活指导的干预措施,对各项护理程序及措施细致化与细节化,提高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积极性与信心,有利于产妇对母乳喂养方式的自我选择。

作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对初产妇产前与产后积极施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产妇产后2~5d泌乳量,明显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降低人工喂养率。因此,应对初产妇产前与产后积极施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方式的自我选择,提高母乳喂养率。

1 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2009,2(23):77~78.

2 李少娟.护理干预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0(4):72~73.

3 Piemontese P, Gianni ML, Braegger CP, et al. Tolerance and Safety Evaluation in a large cohort of healthy infants fed an innovative prebiotic formul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Lo S One,2011,6(11):28010.

4 马宪丽.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05~406.

5 苏敏.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当代医学,2009,15(25):12~13.

6 刘萍,王艳,于萍,等.喂养观念和态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5):1915~1917.

7 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现代护理,2010,7(26):79~80.

122200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泌乳哺乳初产妇
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