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评价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2015-10-18周清
周清
(福建省龙岩卫生学校,福建 龙岩 364000)
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评价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周清
(福建省龙岩卫生学校,福建 龙岩 364000)
目的 通过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进行反思,探讨适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回顾2010—2012级3届学生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以科学主义教学价值取向为引导,采取以考试为主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对3个年级6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个年级阶段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性(P<0.01),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态势,应积极加以关注,查找可能原因。结论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应融合多种教学价值取向,灵活多样地评价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是否有效,成绩可见一斑。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3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以及科学并具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方法。当前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即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忽略学生及教师综合素质的改变;当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时又将其视为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忽略教师教学效果及评价方法。因此笔者选取授课教师、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客观条件基本相同但生源不同的学生进行考试成绩回顾分析,意在引发更多教学思考。
什么是有效教学?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有效教学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从综述概念理解来看,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是对教学活动实现的“质量”与“价值”进行判定,“教学”是“教”和“学”二者之和与二者的关系[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2012级连续3届护理专业同一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学生149人,统计其妇产科护理课程两次阶段考核成绩,并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文娜主编的《妇产科护理》(2008年第2版);考核采用闭卷形式,教考分离,时间60分钟;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题(含A1、A2、A3、A4型题目,60~65分)、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20~25分)。第一次考核内容是从第一章“绪论”至第七章“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共30学时;第二次考核内容从第八章“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至第十七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妇女的护理”,共24学时。3个年级试卷约90%的考点相同,考题类型有所不同,试卷难易程度基本相同。教师以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开展教学活动[2]。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建库,用Excel软件和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数分别为53、46、50,第一次考试及格率分别为90.6%、95.7%、94.00%,不及格人数分别为5、2、3人;第二次考试及格率分别为100.0%、97.8%、76.0%,不及格人数分别为0、1、12人。2010级和2012级学生两次考试成绩曲线均呈偏态分布,2011级学生两次考试成绩曲线均呈正态分布(见表1)。
表1 2010—2012级学生两次考试成绩统计表[n(%)]
2.2 两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和标准差的差异性
2010级学生两次考试差异性最小,2011级差异性居中,2012级差异性最大。3个年级第一次考试标准差较接近,但第二次考试有较明显的变化。3个年级两次考试成绩方差分析,第一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次考试成绩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出现一定问题(见表2)。
表2 2010—2012级学生两次考试成绩方差分析(分)
2.3 3个年级两次考试成绩方差分析
第一次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次考试成绩差异非常显著(P<0.01)。2011级与2012级比较第一次考试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次考试成绩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学生前半学期学习较为有效,而后半学期教与学的效果均有所下降,反映出教学效果与教师教学经验积累不呈正相关,相反教师教学水平有越来越差的倾向(见表3)。
表3 2010—2012级学生两次考试成绩方差分析(分)
3 讨论
考试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也评价教师教学情况。但国内较公认的评价指标为“学生成长”,而学生成长并不是考试成绩能够评定的[3]。
3.1 教学有效与否
从总体情况看,2011级学生相对较均衡,教师与学生契合度较高,符合课堂教学设计应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的要求[4]。但2010级、2012级的不均衡表现,尤其是2012级学生,学生间差异性大,成绩呈下滑现象,原因值得进一步分析,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全面的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是否达到“三有”,即有效果: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的情况,是否对于某一年级教学投入时间、精力不够;有效益:教学活动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是否达到目标[1]。
3.2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过程
中职卫校仍以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开展教学活动为主[2],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自主反复练习。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接受了多少,是否进行了自主反复练习,是否采取足够灵活的方式督促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性及教材可读间的关系。3届学生使用的教材均为2008年版,编写结构老套,内容较陈旧,教师授课时补充新内容多,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材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有效开发体现职业特色、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任务驱动型教材是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5]。
3.3 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高年资教师对教材熟悉,教学经验丰富,如不及时反思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巧,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易犯经验主义错误。教师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5个步骤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6]。教学应适应或略高于学生当前水平[4],如一味地抱怨学生基础差,而不调整教学设计,不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3.4 考试不应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方法
考试是现行的主要教学评价方法,我校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参照,采用校本标准化测验,存在一定局限性。考试成绩仅从某一方面考查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水平,真正评价教学有效性要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质的方面来确定,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完整、具体、深入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3]。对于考试成绩不佳学生,教师仅了解学生认知方面的不足,并不知晓学生其他能力是否存有缺陷。有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教学效果。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促使教师考虑如何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7]。
4 结语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状况以及医学教学与实践的要求,临床学科教学设计应为科学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有效教学价值取向结合形式,对于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采用教师传递、学生接受再辅以反复训练方式,对于案例、疾病的学习则应适当通过情境创设、协作会话进行讨论性探究学习,从医学实践出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融入精神和情感教育,使学生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因此,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更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灵活应用有效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的医学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1]肖成全.有效教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岳欣云,董宏建.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2-156.
[3]姜玮,邓艳红.对国内有效教学的含义及评价标准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1(6):13-15.
[4]董子蓉.课堂教学高级技能与训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5]缪向辉.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教材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 (8):62-64.
[6]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2-17.
G40-058.1
B
1671-1246(2015)09-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