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疗效对比

2015-10-18陈维明

关键词:抗栓高风险抗凝

陈 龙,陈维明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 合肥 231600)

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疗效对比

陈 龙,陈维明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合肥231600)

目的 分析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PPI)、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S-BLED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治疗时,采用抗凝疗效优于抗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华法林钠抗凝;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栓

冠心病是指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管腔狭窄或阻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以及缺氧[1]。由于此类患者长期处于心肌缺血状态,将对心房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会向心房逐渐扩大,使心房内结构产生变化。相关资料报道称在所有的房颤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约占1/3[2]。临床中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抗凝面对两大难点,即降低栓塞风险和降低出血[3]。本次研究将分析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6.3±10.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3±11.4)岁。排除标注:(1)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对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有禁忌症患者;(2)由于其他疾病导致患者长时间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抗凝药物患者;(3)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4)心内膜炎患者;(5)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栓塞风险评分法(CHADS2)进行评估,分数为3~6分;出血风险评估法(HASBLED)评分均在2分以上。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测量,视患者的测定结果采用华法林钠治疗,首次治疗剂量为3.0 mg/d。用药3天后,对患者的比值进行复查,随后每天对患者进行监测,视患者的测量值合理调节用药剂量,剂量的调整为0.5 mg/次。患者的比值若连续2天均处于3.0左右,则每周检测3次,随后减少为每周1次,5周后逐渐减少为1次/月。患者一旦出现栓塞并发症以及出血等相关副反应时,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患者晨起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以及氢氯吡格雷75 mg,对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检测,每周1次,6个月后改为2个月检查1次。

1.3观察指标

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出血事件(粘膜、皮肤、消化道、牙龈、颅内出血、肾脏),次要终点事件(外周动脉栓塞、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缺血发作)。同时采用CHADS2以及HA-BLED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和栓塞进行评估。CHADS2法:充血心力衰竭为1分,患者存在高血压1分,患有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各为1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栓塞几率越大。HAS-BLED:患者存在高血压为1分,肾功能异常1分、肝功能异常1分、存在卒中病史为1分,比值不稳定为1分,联合使用非固醇类药物或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为1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有出血的几率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PPI、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S-BLE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对比 [n(%)]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CHADS2评分为(6.7±0.4)分,HAS-BLED评分为(5.6±0.5)分;对照组患者的CHADS2评分为(6.8±0.6)分,HASBLED评分为(4.1±0.2)分,观察组HAS-BL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2010年的ESC房颤治疗指南将抗凝治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且将老版的栓塞事件评估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同时针对出血风险以及CHA2DS2提出了新的标准,即采用HAS-BLED法以及CHA2DS2法[4]。正是由于这种全新的评估方法使CHA2DS2的评估更加严格,进而扩大了抗凝治疗的范围[5]。

相关资料和文献报道,在对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时,单纯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无法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若是给予抗凝治疗则会提升患者颅内出血的几率,因此有研究提出了采取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特别是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需要严格注意[6]。对于冠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多变且病情复杂,因此需要严格执行新的HASBLED方法。

本次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PPI、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S-BLE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在对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治疗时,采用抗凝疗效优于抗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杨 朴,薛 桦.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效果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359-360.

[2] 张瑞雷.老年房颤及合并脑梗塞住院患者抗栓治疗现状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4.

[3] 林敏瑜,刘 菁,余碧菁,等.高风险冠心病合并房颤用抗凝和双联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75-76.

[4] 杨军录,邓铁锁,程 功,等.冠心病合并房颤 PCI术后抗凝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8):969-970.

[5] 梁兆光,谢荣盛.房颤卒中高风险患者PCI术后的抗栓策略[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5):372-374.

[6] 许永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116-11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18.130.02

猜你喜欢

抗栓高风险抗凝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冠心病心房颤动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
低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抗栓疗效观察
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三)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