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2015-10-17黄松娥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识字阅读兴趣

黄松娥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在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引导孩子总结识字方法,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     兴趣      阅读   方法     生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落实新课标要求,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遵循汉字教学规律,教给孩子识字方法,进而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热爱学习,自主识字。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看图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引导孩子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如在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2课中,要求认识“人、口、耳、目、日、月、火”等12个字。这些字都是象形文字,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就能发现汉字的秘密。在教学象形字“日”“月”时,先将太阳、月亮的图展示给孩子们看,然后出示“日”字、“月”字让他们观察。孩子们在直观形象的识字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就能有效地开启识字的大门。

(二)口诀识字

口诀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能快速帮助孩子记住汉字。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2课中,要求认识“明、鲜、尘、尖”等12个会意字。会意字大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而成,因此,在学习了《识字一》的象形字后,再教《识字二》的会意字就容易多了。如教“明”字时,出示太阳、月亮的图,然后出示“日”字、“月”字,引导孩子观察回忆,发现“日”和“月”都很明亮,将两字合并不就是“明”吗?顺势出示口诀“日月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容易就能探索出规律,随后便可自主学习“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

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口诀同样适用。如学习“照”,儿时老师教的口诀依然记忆犹新:“一个日本人,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

(三)猜谜识字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根据生字的结构或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如教“告、回、喜”字时,我就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的方式来记:“一口咬掉牛尾巴、大口套小口、一口吃掉十个豆”。猜谜的过程是引导孩子识字的过程,更是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它丰富了孩子的词汇,发展了孩子的语言,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孩子们还常常带着字谜回去考家长,让家长们也享受着亲子学习的快乐。

(四)表演识字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肢体动作演示也是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学习方法。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启发孩子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可以挡住阳光看到很远的地方。孩子们乐呵呵地模仿,活像一个个孙悟空。再比如教“拿、采”字,手合起来就是“拿”,手在树梢就是“采”。

低年级学生兴趣不够稳定,一种兴趣容易为另一种兴趣所取代,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变换教学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处于愉快的心境中,对学习充满热情,并推动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时的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所以,教师要适时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二、总结方法,授之以渔

在识字教学中,要把好字音、字形、字义这三大关,重在使孩子掌握汉字规律,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尽量让孩子用自己的知识去归纳如何识字,帮助孩子总结一些有效的识字方法。

(一)加一加

汉字中合体字占汉字总数的90%以上,特别是低年级的汉字大部分是由常用部件组合而成。让孩子学习用常用的部件加一加记忆生字,将大大提高孩子的识字效率。如学习带有“女”字旁的字,让孩子想一想家中有谁是女的。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妈妈、姑姑、姨姨、姥姥、奶奶、姐姐、妹妹……”再仔细观察,发现她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女字旁。再诸如“江、河、湖、海……”此类字都有“氵”,都和水有关;“打、拍、找、提……”都有“ 扌”,都和手的动作有关。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发现中提升,并享受着进步的快乐。

(二)减一减

在掌握了“加一加”的识字办法之后,引导孩子逆向思维,用“减一减”的办法识记生字也很有效。如“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许多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认识了“爸爸、妈妈”,教材中也在第一课安排了识记“爸爸、妈妈”的任务,而“马、巴”分别在第、第10课才出现,这时引导孩子联系“爸爸、妈妈”来发现规律识记,就轻而易举,并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换一换

汉字中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80%,在小学阶段孩子接触了大量的形声字。教学形声字时,要巧妙利用它兼有表音和表意功能的构字特点,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如教“包”字表音的“炮、跑”字时,我引导学生先看拼音,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相同;再看字形,每个字里都有“包”字,进而指出“包”在里面起表音的作用,然后通过对偏旁的分析,揭示偏旁表意的作用,“有火能点炮、有足就能跑”。领会了形声字的特点之后,就可以引导孩子换部首识记“抱、饱、泡、鲍、胞、苞、刨、雹……”等带有声旁“包”的字,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偏旁表意、基本字表音的形声字概念。配上口诀就记得更牢了,诸如“有手能拥抱、有饭能吃饱、有水能吹泡……”通过“换一换”的方法,结合朗朗上口的口诀,孩子们学得快、记得牢,有效地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为孩子的自主识字铺平了道路。

(四)想一想

中国汉字韵味深远,细细研究,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特别是象形字和会意字。 如教“掰”字时,先让孩子想一想,接着教师演示:两只手拿着一块饼,一使劲就把饼分开了。再启发孩子想出记忆的办法。孩子们通过观察、想象,将汉字转化成画面,在记住了画面的同时,也轻轻松松地记住了字形,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要让识字方法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

(五)比一比

在生字中有许多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教学时,不要单一地教授,而是把相近或相似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这样,不仅教会了孩子们识字,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特点。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又如“澡、躁、燥、噪、操”,教给孩子口诀“洗澡要用水,急躁直跺脚,干燥要用火,做操要用手”。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此外,让学生编一编儿歌、动手写一写、给生字组组词等等都是识字的好办法。 总之,识字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教会学生多少个汉字,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点石成金”的本领,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

三、课内课外,温故知新

根据低年级孩子“记得快也忘得快”的识记特点,要使一个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就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大语文观念,不断开拓识字教学的新领域,采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一)阅读识字

喜欢读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每天诵读一首儿歌、自主阅读拼音读物等都是拓展识字的好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有没有新的生字,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把自己识记的生字收集起来展示给老师、同学看。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非常有效。一方面通过知识迁移,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另一方面,通过学以致用,孩子们学会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新的生字,不断巩固识字方法。

(二)生活识字

社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识字大课堂。要鼓励孩子们运用课堂上掌握的识字方法,到生活中自主识字。如车站的站牌、街上的广告牌、电影院里的节目单、超市的商品名称、饭店的菜单、电视的字幕……让孩子自主制作分类识字小报,如同部首字小报、换部首字小报、同音字小报、反义词小报、形近字小报……将这些小报张贴在教室供孩子们互相学习。孩子通过课内的交流识字和课外的自主学习,学习汉字,认识事物,接触社会,丰富阅历。这是兴趣盎然的再学习,更是“温故而知新”的自主学习。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取得识字教学的新突破。

猜你喜欢

识字阅读兴趣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