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记叙文写作的生活联想能力

2015-10-17梁斯玲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记叙文导图家乡

梁斯玲

怀着疑惑的心情,我走进了区名师张东升校长工作室这个大家庭,走近了思维导图。起初,我一直在想,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和作文又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不断地学习、听课、实践,越来越让我惊喜——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不单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灵活,而且让学生文笔活起来了!

我们学校地处珠三角的腹地,位于城乡结合地区,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长大多是工薪阶层。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中,我感觉步履维艰——学生阅读量少,不爱阅读;学生的词汇量少,不善表达;情感较贫乏,不爱动笔……评改作文更让人痛苦,学生选材单一,语言平淡呆板,作文大多患“幼稚病”;写作文几乎都是为了应付老师。接触了思维导图,特别是听了好些老师运用思维导图指导的作文课之后,我决心在自己的班进行试验,把“思维导图”带进语文课堂,特别是作文课堂!

一、带领学生进入思维导图的世界

在人类的认知规律中,其实图形更符合大脑的理解和记忆规律,俗话说“一图胜千言”。然而,思维导图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传统的笔记(单调的线性)相比,思维导图更有效。“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简单却又极其形象。

当我开始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时候,孩子们有点好奇又有点迷茫;当我慢慢展开,运用思维导图把学习中的知识一例例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开始兴奋起来了。在鼓励和奖励的机制下,孩子们在遇到每一个问题时,都会想一想:能否用思维导图解决呢?

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竞争。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各个小组抽签决定自己组是负责哪种文体的,散文、小说、记叙文、说明文,甚至诗歌阅读,孩子们都抢着要画思维导图。一些孩子说,老师,思维导图和知识树有点像,但好像思维导图更好用一些。借此机会,我让孩子们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和知识树有什么不同?孩子们用已有但不十分丰富的知识归纳了几点:①以前我们画知识树时,各个小组画得都差不多,没有新意,但现在画思维导图,每个组画得都不一样,差别很大;②思维导图有想象和联想,知识树是固定的,没有变化;③思维导图更有趣。

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初中孩子的发散能力常常令我惊讶不已。

平时不爱说话的郭德明下课后对我说,“老师,我用思维导图来简介自己。”随后,还把制作得挺整齐精美的思维导图展示给我看。我一看就乐了,这个家伙画得真不错。围绕着“郭德明”的八爪鱼一样的思维导图上,有“我的家乡”“我姓名的由来”“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特长”等等,“我的家乡”下面还有“地形”“气候”“特产”……构图非常详细合理,文字简洁活泼。另一位是赖东鸣——级干部小组长,兴冲冲地对我说,他已用思维导图把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都布置好了。我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思维导图真不简单,喜的是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生活联想能力

在初尝思维导图的香甜后,我又带领孩子们飞往更广阔的天地——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生活联想能力。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通病是:选材单一,平淡寡味。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少,见识相对浅窄,然而每个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总有精彩独到之处,只是孩子们没有深入地挖掘生活,抒发情感。

1.联系生活,拓展思路——首先,我让孩子们回归传统,挖掘掩藏在平素生活中的民俗风情

在上完《端午的鸭蛋》后,我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在短暂的讨论后,孩子们静了下来,开始天马行空地在纸上画起了思维导图。有的孩子由端午节想到粽子,由粽子想到奶奶,然后开始发散,想起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场景,再回归到端午节奶奶如何包粽子、如何用桂花树叶烧水给家人洗澡等等;有的孩子则从端午节联想到月亮、嫦娥的故事,再到家乡的风情习俗等等。于是,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各有千秋,且大多趣味盎然,家乡风味十足;不再像以前,个个同学写出来的中秋节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赏月、吃月饼、讲故事等等什么的。

这样,慢慢地,孩子们开始运用思维导图,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了记叙文写作的生活联想能力;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细节,拓展了自己的写作思路,作文开始有点味道。同学们的作文里,开始表现生活,体现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爷爷的早茶风景、爸爸的粤曲小调、奶奶烧香拜佛的气定神清等等。

2.联系生活,拓展思路——其次,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和作业,走进广阔的自然和社会

生活在千年花乡——陈村的孩子们,眼光开始投向田地和花事。孩子们都说,思维导图的出现,让他们的作文和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了。孩子们写的作文生动有趣,也更深刻了。小彬的作文——《周末的桔地》,抒发了对父亲的爱和尊敬;陈星的《看一位民工喝水》,不但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倾注了深深的感情在里面;参观了台商的花卉超市,小明写了《海峡两岸共述花情》,让人眼前一亮。

从初次接触思维导图到现在,已有两年的时间,从初一到初三,孩子们写作文变得轻松起来。孩子们说:“以前最怕作文课,现在挺喜欢作文课的。”他们的作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像以前似的,没东西写,难以下笔。我只是希望利用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用一双慧眼来观察世界,用细腻的联想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在生活中提取写作的灵感。孩子们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作文逐渐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记叙文导图家乡
记叙文阅读专练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