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

2015-10-17曹冬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段习作作文

曹冬梅

什么是作文?作文不是作家的创作,而是中小学生为练习写作而写的文章。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写人、叙事、介绍等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小学作文无疑是学生一生写作能力的最基础的基础。《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按照这个要求,很明显,小学作文跟初中和高中作文又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作文就是要求学生从不会写作到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无疑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坚持不懈探索作文教学的策略,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低段习作的教学策略

作文本来就是小学高段的主要任务,但到了中高段,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低年级写话的基础和兴趣。为此,我们必须搞好低年级习作的教学,为中高段作文教学打下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怎么办?笔者认为,这需要老师去渗透、去引导。

(一)用听故事、讲故事渗透写作意识

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对低段学生进行习作萌芽状态的渗透。儿童一般比较喜欢通过听故事来感知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客观世界,包括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和事。于是,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的这一特点,运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资源,对一年级儿童进行习作萌芽状态的渗透。讲故事时,不必讲究习作的框架脉络,而着重注意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使用规范的语言,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想说话、会说话、能写话,从而对习作产生朦胧的好奇心。一是阅读绘本故事。读了绘本的孩子比不读绘本的孩子大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更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可以逐步引导他们与教师或家长共读,感受语言的魅力,然后可以进行整体阅读,合作编说故事。二是同题异构故事,编新奇故事,包括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和同一主题不同材料的故事。如根据时下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我就让孩子自己设想一个故事《熊出没——到光头强家做客》,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完成一次故事比赛。三是画画、说说、写写故事,写故事日记。包括自己动手画画后讲有趣的故事,看看图片后写生活的故事,然后是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故事。

(二)用写话练习引导提升习作能力

有了故事对写作意识的渗透,我们可以同时伴以写话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写简短的一段或两段话。比如,有教师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 (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

二、中高段正式作文的教学策略

在低段进行了作文启蒙后,到了中高段,就正式进入作文教学阶段了。这阶段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中高段学生乐写、爱写,是教学作文必须走好的第一步,否则,不爱写而强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甚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写情绪。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通过观察生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要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要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总之,教师要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二)切实落实写作指导

1.促其“想写”。一是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二是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相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三是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他们的经验和兴趣。

2.令其说真话、表真情,知道“写什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表扬其抒发了真情实感。

3.教给写法,解决“怎样写”。一是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构思和结构等。二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坚持积累优美词句。这样,既训练了写法,即练习了结构框架,又有了语言材料,即建筑材料,在此基础上,构思好写作内容中人和事的情节、景象等,就能够行文了。

4.精评细改,引其“写好”。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修改步骤,比如先看题目可以怎么写更好,再看记叙是否有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事件的情节是否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再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甚至还可穿插些想象、比喻等修辞手法;再看段落是否恰当,段与段之间衔接得好不好,有无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改了之后,最好把作文再清晰端正地抄写一遍。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以上主要是就宏观或中观角度谈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在微观上的技巧、方法,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广泛探索、总结和积累,并不断地深化、升华和创新。

猜你喜欢

高段习作作文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