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2015-10-17张春利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中学政治途径

张春利

【摘 要】长期以来,政治课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政治课在学生健康成长、人格培养、民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况中存在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来教学政治。本文就情感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     中学政治      作用   途径

一、情感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情感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学法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中力争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正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政治课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能够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些正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情感教学至关重要,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产生道德认同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及时进行情感引导,既能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绪,有助于知识的接受和吸收,又能使学生对道德规范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缺陷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的教育活动,教学目的最终能否得到落实,一方面受教师理论水平以及教学手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的意愿强弱有关。传统教学观念发展至今存在以下缺陷:

1.教师单向教学行为多,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思想政治课是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授课时,教师往往过于强调教材的理论性,用教条主义的方式向学生单方面强行灌输教材内容。然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能力还不够,许多学生听课的时候常常如腾云驾雾,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没有尊重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

2.学生对政治课有主观上的抵抗情绪

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往往让学生觉得课堂知识脱离现实,加之政治考试往往需要大量地背诵和记忆,使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厌恶甚至抵抗情绪,觉得政治课很“假”,这样反而损害了政治课的科学权威性。

3.课堂情感体验不佳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加之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多是“填鸭式”教学,不注重时代性和实用性,理论与现实脱节,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愉悦情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情感教学法对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学法正好能够有效地弥补上述传统教学观念的缺陷。

1.在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情感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情感,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科学习。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去激发,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相应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在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前,政治课堂中还存在许多师生关系对立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师生在课堂上没有情感的互动有很大的关系。情感教学法,就是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一情境下,让学生认同教师传递出的情感。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就会带来良性的师生关系。

3. 在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情感教育的政治课是有理无情的,那么学习也就丧失了生命力,变成知识的生硬堆砌。而情感教育则能够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让课堂成为情感交流的空间。用知识来陶冶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情感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堂中运用的途径

1.通过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情感

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些教学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例如运用播放视频、邀请嘉宾等方式,用形象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气氛感染,从而更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

2.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处理

政治课堂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然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了。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充和提炼,捕捉、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信息,赋予它以一些情感色彩,通过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迁移到教学内容上,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感染力。

3.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养成了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不敢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只是。教师需要多关心课堂上和课堂外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发言与思考,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须主动引导情感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熏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凌虎.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2).

[2]贾汉丁.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5(01):27.

[3]祝颖英.“挖”情、“生”情、“传”情 有感于高中政治课的情感教学[J].上海教育,2014(36).

[4]程剑平.思想政治课重视情感教育之我见[J].读与写,2008(3).

[5]王 彦.体验:情感教育的决定因素——一种基于哲学纬度的考察[J].思想政治研究,2007(5).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法中学政治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分析情感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