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拓展方法研究

2015-10-17辛洁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钟子期圆明园新课标

辛洁

文本拓展是新课标倡导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之一,它丰富了课本内容,将语文课堂与外部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近年来,文本拓展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讨文本拓展的有效方法,使拓展更好地服务于文本。

一、明确文本拓展的原则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许多延伸拓展天马行空,缺乏与文本的有机联系,甚至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噱头。文本拓展在阅读课中展现魅力的关键是教师要处理好“重视学生体验”与“价值引导”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有效的文本拓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的原则。一堂优质课,教师在讲课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能够落实教学目标。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瞄准教学目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延伸。

2.根植于文本的原则。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说过:如果离开文本去发挥,语文课将会“打水漂”。拓展必须紧紧围绕文本展开。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文本,做到字求其意、句索其旨。那种脱离文本、任意拓展的课堂教学,将失去教育的“引导价值”。

3.适度拓展的原则。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与文本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与领悟。课外文字资料的引入只是辅助手段,终究不能代替文本。课堂内过多地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将会减少学生与文本接触、对话的时间,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不利于学生养成勤使用课本的良好习惯。

二、从教学设计上把握文本拓展的时机

语文新课标实施后,为了体现课改精神,课堂中出现了40分钟内尽情拓展的现象。探究品读走马观花,文本领悟蜻蜓点水,这种拓展非但没有起到反哺文本、夯实课堂教学的功效,反而显得本末倒置。其实,这是对新课标的误读。拓展应在整体教学设计中去把握,适时拓展。本文认为文本拓展的较好时机有:

1.在课文情景描述时拓展。拓展的实质是文本中隐藏了能够拓展的资源。一堂课开始,学生对新课文期待较高,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就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他们搭架一个广阔的信息平台,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之后的文本学习奠定基石。

2.在学生提问时拓展。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时会产生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适时拓展阅读资料,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3.在提炼文本主题时拓展。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笔者适时引用了法国大文豪雨果对圆明园的评论:“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格兰。”这一极有说服力的评论,大大拓展了文本解读的文化背景,增厚了文本解读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提炼主题,笔者又引导学生整体参读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使学生充分了解圆明园的艺术成就、侵略者肆意毁灭圆明园的野蛮行径,感悟到文章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谴责侵略者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激发出学生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种拓展提炼了文本中心,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领悟,达到了拓展的目的。

4.在练笔时拓展。作者在讲读《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运用了“仿写”的练笔方式拓展文本。如:

教师:课文中讲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个心有所念,一个必定能从对方琴声中感悟到。他们是心灵相通的知音,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也来当当他们的知音,你们谁能完成仿写练习?

出示练习: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新颖有趣的仿写练习形式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字斟句酌,充满情感的心灵沟通、富有创意的表达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拓展适时、有效。

三、从文本中寻找拓展的切入点

文本与拓展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否则阅读课将变成杂烩课、拼盘课,不仅使学生无所适从,而且影响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本文认为应从文本本身去寻找适合拓展的切入点。

1.从语言品味处入手。语言教学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语言认知一般包括三个过程: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言语感悟和内化过程、言语模仿和表达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通过感官感受美词佳句,并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储存于个人的言语积累中;通过阅读课文,目睹、口诵、耳闻、品味和感悟作者流露、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模仿和运用语言。在语言品味中,教师有效的文本拓展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表达与作者的情感进行深层次地理解和体验,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从问题生成处入手。教师要根据文本讲读时学生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想法,因势利导调整原来的教学程序,有针对性地拓展、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从情感体验处入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作者的情感世界。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不同,在文本阅读中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内心的涟漪。同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向生活、社会、世界。

猜你喜欢

钟子期圆明园新课标
梦回圆明园
伯牙鼓琴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