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实施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2015-10-17魏多星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对策语文

魏多星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性阅读,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    探究性阅读教学     对策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阶段目标”中规定,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些,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落实呢?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中职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呢?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

探究性阅读教学认为文本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必须通过读者的复杂活动来实现。可见,学生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能否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其个人见解。

1.整体感知文本,调动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自主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础。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反复地吟咏,进而整体认识文本描绘,最终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感受作家的心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定的整体感知下,去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具有意味的词语功能,提升审美能力,并体味作品的意旨甚至深层的哲理意蕴。同时,学生要与文本对话,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极地参与对作品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以其独特的感性经验参与对文本的把握和建构,对作品的“空白”结构加以想象性充实、补充和建构。

2.倡导创造性阅读

如学习《项链》时启发学生思考:除去文中的结尾方法外,还可不可以用其他构思来结束全文?有的学生回答:玛蒂尔德得知当年借的项链是假的,顿时惊呆了,加上十年来的艰辛,身体衰弱以致昏倒在地;有的回答:她诉诸法律,但由于手边无任何证据加上无地位而失败,一气之下,抑郁而死;有的回答:归还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玛蒂尔德又阔起来了,完全忘却了十年艰辛,重新染上爱慕虚荣、图享受的恶习,再次陷入穷困潦倒。学生们思考论辩,比较优劣,还是觉得原结尾有力地突出了小说内在的悲剧效果,余味无穷。在创造性阅读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和归纳

探究性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归纳。

1.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流动里真正感知语言和表达内容的和谐统一,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

2.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

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特征就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也就是所谓的反弹琵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能冲破传统习惯的束缚,出奇制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思维质量和思维效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抛开教材所提供的思路导向,进行逆向思维,以培养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阿Q正传》一文,通常的分析都是从阿Q“盲目的自尊自大,可怕的自轻自贱”以及“惊人的健忘”入手去批判其“精神胜利法”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其实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试想,一无所有的阿Q在物质上已经贫困到了极点,他要活下去,唯靠精神上的支撑,而“精神胜利法”就是让他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虽然靠的仅是虚幻的东西)。这与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沮丧颓废甚至轻生的人比起来,是多么可贵的人生态度!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身处困境时,也是常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宽慰自己,让自己能渡过精神上的难关。可见,“精神胜利法”并不等同于不思进取、自欺欺人,也不完全是麻木愚昧的表现。

四、发挥想象,创设作品形象

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并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把握祥林嫂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作类似“祥林嫂之死”的文章。总之,教材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最有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突出个性生命活动的民主性和参与性,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能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习成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力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对策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