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最蓝的眼睛》看黑人的异化

2015-10-17薛江霞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异化

薛江霞

摘 要:本文从异化理论的角度来解读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一家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我的异化,同时探索黑人将如何生存的问题,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应向其类本质复归。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异化;类本质

一、引言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后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发展成异化理论。人具有类本质,即主体性和人性,指导和支配客体。可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客体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主体,使主体丧失了主体性和人性,从而导致人与自身的异化,人和人之间的异化。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异化是黑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非裔美国人渴望认同白人文化,又需要保持自身的黑人文化传统。因此,他们总是在自我和被异化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最蓝的眼睛》通过一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精神分裂的悲惨遭遇,控诉了白人的意识形态对黑人的精神造成的异化,揭示了美国的社会体制才是导致美国黑人人格异化的真正元凶。

二、自我的异化

1.父亲乔利的自我异化

乔利从小就被母亲遗弃,又得不到父亲的承认,之前在第一次性行为时又遭到白人侮辱。经历这一番被遗弃、遭屈辱的事件后,乔利成了黑人社区的流浪儿,白人“物”化黑人的受害者。他逐步疏离了社会中人的责任感,变得“自由得吓人。自由地享受他能感受的一切——恐惧、悔恨、羞愧、爱恋、悲伤、怜悯。自由地表示爱怜,表示暴怒,自由地吹口哨,自由地哭泣。……只剩下他自己的感官与胃口,他感兴趣的只有这两者。”这样一个四处流浪、饱受屈辱的孩子,能感觉到的多半是挫折、孤独、分离和无能为力。没有榜样,缺乏教育,他不知道如何做父亲,也不晓得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这种身份的模糊,爱的缺失和人格尊严的丧失导致他人格的扭曲,竟强暴了自己的女儿,导致了佩科拉怀孕并最终精神分裂。

作为一个典型的黑人男性反面形象,乔利是一个有劣迹的人物。面对白人的歧视和侮辱,他的失望和愤怒无处发泄,便转化为对妻女的残暴。莫里森认为黑人男性固然也是美国种族歧视主义的受害者,然而,他们也是黑人女性的施害者。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对黑人性的否定造成了乔利的人格异化,彻底地打击了乔利的自信心和改变生活的勇气,造成了乔利的悲剧人生,同时也给了佩科拉的人生以毁灭性的打击。

2.母亲波琳的自我异化

波琳受白人崇美思想毒害非常严重。波琳从南方来到北方后,受到周圍黑人妇女的嘲笑,在医院生产又受到医生的歧视,从此佩科拉在她的眼中就变丑了,也一直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她感到拥有黑皮肤的自卑。波琳通过看电影逐渐被白人文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同化,“把形体美丽等同于美德之时,她把心灵剥夺了,禁锢了,同时收集了大量的自我贬低”。作为母亲,她不再对亲生骨肉爱护有加,嫌弃他们又丑又黑。波琳让儿子老是想逃离家庭,使女儿充满了“对成长的恐惧,对他人的恐惧,对生活的恐惧”。作为妻子,她不顾丈夫饱受创伤的经历,充分发掘他丑陋的一面,仿佛“他越堕落,越无信义,越无法无天,她和她的使命就越发崇高”。于是,她把她的母爱和创造力都转移到了白人雇主家里:她喜欢爱抚雇主家白肤金发的小女孩,因为女儿打翻了雇主家的浆果馅饼而对女儿拳打脚踢;她把主人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但听任自己的家一片混乱。这样,她对白人生活的羡慕、对自己日子的怨愤汇合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拖着她日渐远离她早年的质朴天性和黑人文化的根基。

波琳的人格异化表明了黑人女性只有从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弘扬黑人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回归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黑人心灵世界的重构。如果黑人女性割弃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仅受白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必定会导致自我主体性意识的缺失和自我认同形象的混乱。

3.佩科拉的自我异化

佩科拉在异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丢失自我,最终走向死亡。她被父母虐待,被同学讥笑,被成人漠视。懵懂地觉察到自己生活的困境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孩,她渴望着改变自身而取得众人欢心。“她久久地坐在镜子前面,想发现丑陋的秘密。”佩科拉的镜子不是没有生气的物件,那镜子代表着一种声音,一种社会判断。人都需要自我的确认来成就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在镜子里却看不到自我,这意味着她的无所归属。佩科拉在镜中所看到的对自己的否定,源于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文化意识对她的否定。周围的人们都喜欢浅肤色的女孩,商店的老板对她的漠视中暗露出厌恶的神色,“她发现所有白人的眼睛里都潜伏着这种神色。毫无疑问,这厌恶是冲着她来的,是冲着她的黑皮肤来的”。受白人文化意识的浸染,她的家人以及社区的黑人也都认为她丑陋。于是,佩科拉对自己的丑陋和以白为美的审美思想深信不疑。她喜欢用印有秀兰·邓波的杯子和牛奶;喜欢吃印有玛丽·珍的糖果;不再喜欢白人不喜欢的蒲公英;日日祈祷能有一双蓝眼睛。最终,她陷入了一种迷幻的状态,以为自己得到一双无与伦比的“最蓝的眼睛”。她已经完全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人的本质。

与敢于抵抗白人种族的歧视,价值观清晰的克劳迪娅不同,佩科拉完全依赖着别人来确定自身的价值,自认丑陋,自惭形秽,不反击奚落她的同学,不反驳他人的侮辱,对谁都无所要求,最后只得在疯狂与幻觉中沦落到了无可避免的生命的凋谢。

三、结语

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没有回避黑人的劣根性,书中塑造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存在着“精神失常”、“人格分裂”、“性格扭曲”等心理问题。莫里森将白人与黑人的文化冲突与心理分析结合起来,探索了黑人人性异化的主题,更加深刻地揭示黑人劣根性形成的根源,美国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经济、政治及精神上的压迫及对白人文化优越性的宣传,使得黑人否认自我主体性,丧失自我的文化意识。莫里森对异化现象的描写向人们展示“在这个人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害的世上如何完整地生存”,而且强调了除了拥有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以外,黑人要保持和热爱黑人的文化和传统,寻找人的主体性、自由性和人性,反映出她以探索黑人的精神世界为己任的文学创作观,呼唤着黑人文化的自我回归和黑人类本质的回归。

参考文献:

[1]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M]. 陈苏东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5.

[2]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刘艳芳. 黑人的异化——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J]. 文化视点, 2010(2).

[4]吕红兰. 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的黑人异化观 [J]. 借鉴与比较, 2011(20).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解读象征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运用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
武术异化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