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5-10-17覃馥兰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原则现状对策

覃馥兰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对策,以及培养学习策略的原则。

【关键词】农村  英语学习策略   现状   对策    原则

一、前言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要求,掌握学习策略则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过程,也就是其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保证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并对此进行了分级目标描述。然而课改实行至今,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这是英语教育耗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将近两千名学生的农村学校,英语成绩居整个城区的中下水平,跟市区比更是天壤之别。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到了八年级就完全弃学英语了,约60%的学生到了九年级还不会拼读生词,离不开教师的多次领读,对教师非常依赖。据了解,这些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不懂如何学,最后变成学困生。因此,笔者对本校5位教师的100名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参照了《英语课程标准》第40页的英语学习策略评价表,收回有效问卷92份,调查具有广泛性、真实性。以下是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做得不好,能经常使用学习策略的为数不多,能总是使用的几乎没有,约一半的学生仅做到有时使用。这些说明学生们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强,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培养,还没有真正学会学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同学认为教师有时提到过学习的策略;19.6%的同学认为教师经常讲策略但不督促运用;28.3%的同学认为教师经常讲,有时也检查落实情况;认为教师总是讲策略并经常检查使用的仅仅占13.0%,还有3%的教师从来不提学习策略。由此看出,教师之间对指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存在差异,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使用培养情况不容乐观,仅有极少数教师做得较好。那么,学生自己认为可以从哪些途径得到策略呢?调查结果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策略离不开教师的教导,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我们的教师如果不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只是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那么学习的难度就会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怎么能提高呢?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常常显得无所适从,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然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的仍然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已。

三、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对策

(一)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

在新课标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不是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我校有两类教师角色定位做不好,一类是不愿接受新理念,尤其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另一类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有些教师也进行了一些课改,试图有所改变,但是最终不能坚持下来,这是我校的英语成绩总体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二)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要具体化

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从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认知策略,使他们懂得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步骤和方法,而后再教给他们调控、交际、资源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所选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加以提示,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理解与保持。同时,教师还应依据每种策略选择恰当的实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可能性。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帮助他们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应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和教师用书里的资源,如每个模块的Learning to learn就是学习的策略,学习完相关内容后,可布置任务给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都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策略。例如,在学习词汇时,要教学生对比区别近义词或利用构词法把其他词联系起来,如该词可以派生或加前、后缀,还可以利用word map把单词归类。教师要把策略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且做到持之以恒。

(四)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习策略

农村的孩子英语学习起步晚,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英语,这有利也有弊。“利”是:学生们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打造他们;“弊”是:落后在起跑线上,尤其是跟市属学校的距离相差就更大了。所以,一定要抓好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养成教育。在新生入学初期就要强化音标教学,使学生自己学会拼读单词,教他们学会使用词典。针对农村学生较害羞、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现象,教师要多创造说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引入竞争机制刺激他们。在学生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培养。

(五)经过程序化训练得到学习策略

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学生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如解完形填空题,第一步肯定是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然后才能进行第二、第三、第四步,教师要反复示范,学生记住步骤并坚持练习,最后才能掌握解题要领。

四、学习策略的培养原则

(一)矫正原则

很多学生以前不懂得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自觉地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愿意和他人合作学习等。笔者曾强调写作文时,一定要和其他的同学互改,把最低级的错误去掉,然后交给老师改,直至一个月后,还有少数学生仍然是老样子,哪怕你的办法多么有效。所以,学生不好的习惯是要花一段时间来矫正的。

(二)主体化原则

主体化原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如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习目标、过程、方法都由他人包办代替,学习效果也由他人评价,那么也就无从谈起学会学习了。因此,在培训中,教师要向学生阐明策略教学的目的和原理,使其领会,同时还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运用策略的机会,并指导他们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过程与效果 。

(三)内化巩固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动、体验、适应和矫正,学生就会逐步获得较为有效的学习策略,要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景中加以灵活运用,使之得到巩固,形成新的认识和能力。

(四)效能性原则

即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策略,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般是不会得到提高的。而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学生,相信使用策略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使他们意识到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在笔者所带的班里,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互改后,尝到了甜头,写作注意书写工整了,大小写、时态、语态的错误少了,学生作业的错误少了,合作达到了共赢。

五、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不可能在学校获得所有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一定要教给他们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张建伟 .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原则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