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利用几何变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2015-10-17张海华潘从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线段解析解决问题

张海华 潘从清

新课程改革及新中考改革,都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尝试探疑,发现知识,寻找规律。故近年各地中考热点之一是动手操作性的探索问题,即通过已知条件,结合数学经验,经过几何图形变换探索其内在联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利用几何变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就属于此类题型。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利用几何变换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一、利用图形的对称变换

1.求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1.如图1已知AB为⊙O的直径,AB=4,OC⊥AB于O,点D在弧BC上,2倍的弧BD等于弧DC,点P是OB上一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

解析:由OC⊥AB于O知,延长CO交⊙O于点E,则点C、点E关于AB对称,连接DE交OB于P,则PC=PE,此时PC+PD=DE最小,连接DC,则∠CDE=90°,又因为2倍的弧BD等于弧DC,所以∠E=30°,则DE=CE·cos30°=4×=,则PC+PD的最小值为。

例2.(2004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边上,且DM=2,N是AC上的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 。

解析:注意到正方形关于对角线AC对称性,连接BN、BM,则DN+MN=BN+MN≥BM(B、M、N共线时等号成立)。

又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知,当B、M、N共线时,DN+MN转化为线段BM,此时最短,由条件可得BM=10。

所以DN+MN的最小值为10。

2.求几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例3.(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如图3,∠AOB=45°,角内有一点P,PO=10,两边上各有点Q、R(均不同于O),则△PQR周长的最小值为 。

解析: 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根据对称性质可知

PQ=P1Q,PR=P2R。

即求P1Q+QR+ P2R的最小值,由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可知当Q、R分别为P1 P2与OA、OB的交点时,P1Q+QR+ P2R值最小。

∵∠P1OA=∠POA,∠POB=∠P2OB,

∴∠P1O P2=90°。

又P1O= PO=P2O=10,

∴P1P2=,即为所求。

二、利用图形旋转变换

例4.如图,D是边长为7的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且DA长为8,连接DB、DC,求线段DB+DC的最小值。

解析: 将线段DB绕D点旋转60°(向形外),到DE,连接BE、EC,则△BDE是等边三角形,从而推出△BAD≌△BCE,AD=CE。

又∵BD+DC=DE+DC≥CE,

∴当且仅当E、D、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取等号。

即当∠BDC =120°时,BD+DC的和最小 ,最小值为8。

三、利用图形平移变换

例5.(初中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张村和李庄在河的两侧,到河两岸的距离分别为6千米和2千米,河宽2千米,两村的水平距离为6千米,现欲在河上修一座桥,使自张村过桥到达李庄的距离最短(假设河的两岸平行,且桥要垂直于河岸修建),请在图5上标出桥址,并求出此最短距离。

解析:如图5所示,作线段AA1⊥L1且AA1=2,连接A1B,交L2于点C,过C 作CD⊥L1于点D,则CD即为所求桥址,连接AD,则有AD+DC+CB= AA1+A1B,构造Rt△A1PB,则

A1P=6+2=8,PB=6。

∴A1B=10。

∴最短距离为AA1+ A1B=10+2=12(千米)。

综上所述,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图形的对称、旋转、平移等几何变换,转化为求某一线段的长度的问题,使相对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充分体现了“转化”这一数学解题思想。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设计课堂,还学生自由探究的时空,没有过多的师生对话,也没有过多的铺垫,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双边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通过适时点拨、调节、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营造相互质疑、争执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互动中探究解决问题,落实知识点。

教师不急于用自己的思考来干扰学生的思考,而是作为一名导演,和学生一起交流、探究,并抓住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板演、练习的反馈信息,抓住关键,点拨存在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小组或同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尝试解决。学生在积极思考和探索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热情。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就能有效地解决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线段解析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