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鱼图像的象征意义
2015-10-17石越
石 越
(菏泽市文物局,山东 菏泽 274000)
汉画像石鱼图像的象征意义
石 越
(菏泽市文物局,山东 菏泽 274000)
汉画像石的图像内容丰富多彩,鱼图像在汉画像石中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反映出鱼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表现着不同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功能,即现实功能、意识功能。现实功能包括食用、娱乐、经济和祭祀;意识功能包括求雨、繁衍生息、升仙和象征自由。
汉代;汉画像石;石鱼图像;象征意义;内涵
鱼是古代人们最为常见的动物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最早也是以渔猎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到了农耕文明出现后,渔猎依然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国语·鲁语》中有“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的记载。可见鱼在古代人的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汉画像石作为传承生活文化的媒介,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鱼的喜爱与崇拜。
通过对汉画像石中鱼图像的分类整理,可以发现鱼在两汉时期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现实功能和意识功能。现实功能主要指汉画像石中反映的鱼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意识功能指鱼在古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及作用。通过分析鱼在古代社会的象征意义,一方面说明了鱼在古代的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从中窥探古代的社会风貌。
一、反映鱼的汉画像石概况
在近年来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以鱼图像为主要内容的画像石屡见不鲜,数量很多,而且画像石的内容十分丰富。由此可见,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鉴于鱼图像汉画像石数量较多,本文将以部分典型的鱼图像汉画像石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见图1,石刻年代为东汉,出土于江苏徐州贾汪青山泉子。该石为一祭祀案板,原石侧面刻有案足。画面以“十字穿環”为地,上面摆放三盘,每盘中放有一条鲤鱼。
见图2,石刻年代为东汉中期,出土于山东省枣庄台儿庄地区。画像石中间为一只香炉,香炉内插有三支香,香炉两侧各有一盘,盘内各有一只鲤鱼。
见图3,石刻年代为东汉,出土于南阳市英庄汉墓。一条小河从层迭起伏的山峦中流出,河上架有“彩虹”双拱桥。桥上左右二人执竿垂钓;桥下河水中数鱼游动,二人泛舟河面,一人荡桨,一人执网罩鱼。山间又有猎犬追鹿,野猪出沒。
见图4,长194 cm,宽101 cm。石刻年代为东汉,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画面中间刻一房屋,屋内二人端坐于榻上,左一人戴进贤冠,右一人头梳高鬓,当为夫妇。屋左刻弋射图,繁枝茂叶,树上九鸟飞翔,树下一人引弓弋射,射者后面一人手提落鸟。树右一马食草,驭夫坐在大树下歇息。屋右有二人抬着猪腿、大鱼、酒坛献食,后随三位官吏。图右上格刻捕鱼场面,有三人持竹笼扣鱼,其中一人罩着一条大鱼,高兴极了。另外还刻有鱼鹰啄鱼。
见图5,长154 cm,宽46 cm。石刻年代为东汉,出土于河南南阳卧龙区王庄墓。墓室盖顶石。四大鱼拽引一车,车上高树华盖,一驭者双手挽缰绳,河伯端坐舆中。前水神执盾操刀,为河伯开道。左右各有一鱼相随,后二水神以鱼为乘骑,荷戟保驾护航,画间饰以云气、星宿,似出巡天河之意。
图5 河伯出行图
见图6,长215 cm,宽131 cm。石刻年代为东汉,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洪楼祠堂。画面左下角残。上面刻有虎车,虎车上有虎面人身者持桴击鼓,画面右部上为仙人骑麒麟,中为人鱼,下为雨师布雨。整个画面表现了天上仙界的情景。
见图7,高53 cm,宽45 cm。图为“莲花盛开,莲子粒粒,有8条鱼围在四周游动,富有生活情趣”[1]358。
见图8,出土于徐州地区,图中四条鲤鱼围绕莲花游动,体态轻盈,宛如游戏,故名。
见图9,长137 cm,宽70 cm。石刻年代为东汉中晚期,出土于微山县雨城乡。图为“在两个铺首衔环之间,画一只站立的熊。铺首之兽头的‘山’字形头饰变成了两个鸟头,分别衔着一条大鱼,熊在中间扶着两边的鱼”[1]342。
见图10,出土于四川省平武县。图面简单,在石框内有一条鱼,没有装饰花纹,空间很大。
见图11,长22 cm,宽6 cm。漩涡纹充满整个画面,纹饰内有两条鱼。
二、从汉画像石分析古代鱼的作用
(一)鱼的现实功能
1) 食用。在远古时期渔猎时代,农耕文明尚未出现,鱼对于远古先人来说,最基本的功能便是食用,成为那时人们的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粮食作物成为人们的主食,而鱼则被认为是珍贵的食物,只有在祭祀或者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才可将鱼作为食物。《诗经》中有“韩侯出祖……其肴维何?炰鳖鲜鱼”[2]480的记载。而到了两汉时
期,渔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鱼的产量有明显增长,鱼也不再仅仅是贵族独享的美味,而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食。
2) 祭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是古代人们的普遍认识,祭祀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用鱼来祭祀也经常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所体现。如图1江苏徐州贾汪青山泉子出土的画像石,石上刻有一祭祀案板,案板上放有鲜鱼。图2中既刻有鱼又刻有香炉,祭祀氛围浓厚,这表明在汉代用鱼祭祀之风盛行。而鱼的祭祀功能其实在汉代之前就已经出现,古代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如,《诗经·潜》中有“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2]510的记载。《礼记·月令》中也记载:“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3]216《荀子·礼论》记载:“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饮食之本也。……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尚生鱼也,豆之先大羹也,以也。”人们用鱼来进行祭祀活动,是因为人们认为鱼具有避凶趋吉的作用,《广异记》中记载了一则玉鱼随葬的鬼故事,言“汉楚王戊之太子在唐高宗营大明宫宣政殿时多次显形,乞改葬高敞美地,并望勿夺其身佩玉鱼”[4]95,这说明在汉代已有用鱼随葬的习俗,而用玉鱼随葬表明汉代人们认为鱼是吉祥之物。古代人说“好的风水是藏风蓄气得水,以得水为上。而水中有吉物,更可以调整气运流通的缓急,保得风水之地灵气不散”[5]80,水中的吉物便是鱼。即使在当今社会,年画中的“年年有余”,也经常以鱼的形象来表示兴旺发达的吉祥之意。可见,古代人们用吉祥之物——鱼来祭祀祖先的目的在于保祖先“风水之地灵气不散”,表达的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3) 娱乐和商业活动。在《诗经》中有“鱼丽于罶(音留),鲿鲨”[2]250的记载,“丽”通“罹”,落入的意思,而“罶”就是竹制的捕鱼器具,“鲿鲨”是一种鱼。也就是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捕鱼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而在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很多集体捕鱼的场景,一方面说明到了汉代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时,捕鱼已经成为很普遍的娱乐方式。从汉画像石中可以看出,汉代人们捕鱼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图3中就有执竿垂钓者,而图4则是执竹笼扣鱼。不管是何种捕鱼方式,汉画像石上的捕鱼画面展示了当时人们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也展示了当时平淡恬静的社会风气。当然,在古代,钓鱼捕鱼只是其中的一种,“观鱼、唤鱼、钓鱼、养鱼、斗鱼等,亦构成民间游乐习俗的重要内容”[4]123。
捕鱼也是古代人民发展经济的一种商业活动,人们可以贩卖捕到的鱼类,补贴家用,甚至有人以此为生计。《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齐鲁一带:“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6]3265因此,捕鱼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汉画像石中的捕鱼图像也反映了汉代渔业的发达。
(二)鱼的意识功能
1) 求雨。鱼形象还经常出现在古代神话当中。如图5中的“河伯出行图”即为古代神话中河伯出行时的景象。《楚辞·九歌·河伯》中记载:“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7]41由此看见《楚辞》中描述的“河伯出行”①与汉画像石中的图像基本一致。众所周知,汉代壁画墓、画像石墓中的画,其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凡刻有或画有反映天上神灵、瑞云、星象的画像石或壁画,都是在墓顶或壁面的高层,用意是象征天上。”[8]70图5汉画像石是墓室盖顶石,其用意也应象征天上,由于“河伯并非专指一水之水神,而是许多水系神灵的统称”[8]74,因此图5中的河伯应为天河河伯。图6描述的是天上仙界的情景,有瑞兽麒麟,人鱼和雨师布雨等形象,因为河伯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为雨神,因此图中的“人鱼”应为河伯。
河伯在古代神话中经常被看作是“雨神”,因此,汉画像石中的河伯形象反映的是当时人们求雨的愿望。汉代人们认为鱼可以为人们带来降雨。在古代中国有过这样的说法:“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鬐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酉阳杂俎》中记载:“黄鱼,蜀中每杀黄鱼,天必阴雨。”[9]116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也描写了汉代求雨的过程:“春旱求雨……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膊脯,择巫之清洁辩言利辞者以祝。”[10]清楚地描写了汉代人们用鱼来祭祀,祈求降雨的过程。另一方面,“鱼龙互化”观念古以有之,汉辛氏所著的《三秦记》中载,“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可见”。这说明在汉代鱼化龙的观念已经出现,而龙同鱼一样也有降雨的作用,甚至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龙的司雨地位逐渐超过了鱼。由于丰沛的降水能够保证庄稼的丰收,人们自然而然地将鱼视为吉祥之物。汉画像石上的“河伯出行图”和“雨神布雨图”等表达了人们希望雨水充足、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因此,河伯图、鱼图像在汉画像石上经常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认为鱼能为他们带来降雨,能够使粮食产量增加,因此鱼也逐渐被赋予丰收、富裕的内涵。《诗经》中记载:“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2]289而且,鱼和“余”“裕”等谐音,象征着富余和富裕,“年年有余”直到今天仍然是十分流行的祝福语。
2) 繁衍生息的寓意。汉画像石中经常出现鲤鱼绕莲的图像,如图7中的八条鲤鱼围绕着莲花,图8中4条鲤鱼围绕莲花游动等等,这些图像的频繁出现,应该与古代人们希望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鱼生产的鱼子很多,而莲花中的莲子也很多,因此鱼跟莲花都有一个相同的寓意,即都象征着家族能够不断地繁衍生息,以达到多子多福的目的。汉乐府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记载,与画像石上表达的内容一致,这首诗表达了男女间互相爱慕之情,同时隐喻男女性事,闻一多在《说鱼》中也曾解释说:“用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这里的“男与女戏”实际上也就是男女结合,繁衍生息的意思。汉画像石中也经常出现鱼鸟组合图像,在古代,鱼为阴,鸟为阳,因此“拥有阴阳复合之意的鸟鱼图, 又被引申为男女合欢的含义”[11],同样说明鱼在古代的繁衍生息的寓意。另外,在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中,有一种剪法叫“娃开莲”,意为可接二连三地生孩子。除此之外,在中国的瓷器上也有“鱼藻莲”的图像造型,西汉彩绘“三鱼纹漆耳杯”则有三条鱼口衔带叶莲蓬的图案。由此可见,“鱼莲造型”的繁衍生息的寓意在民间已经广为流传了。
3) 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诸多以鱼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中,有些画像石的图像十分简单,整个画面仅有一条鱼和一些纹饰,不排除其作为其他复杂画像石的一部分的可能,但考虑到这类简单图像画像石的数量不在少数,而且整个画面并无断裂痕迹,它们应该是作为独立的图画形式存在的。通过整理这类画像石可发现,这些画像石的构图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画像石上只刻一鱼,周围空阔几乎无花纹(如图10);另一种则刻满花纹,将鱼包围(如图11)。鉴于文章篇幅限制,仅举上述两例。这类画像石整体给人一种空阔、自由之感,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构图形式,表达的是人们对于鱼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之情。
鱼的这种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很早就受到古人的关注。《诗经》中记载:“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2]371另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表达的就是对“北冥之鱼”不受万物束缚的自由的向往。《庄子·秋水》中,庄子对惠子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是出于对鱼的自由快乐的羡慕。南北朝时期成书的《世说新语》中记载,南齐梁简文帝入华林园,对身边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唐代诗人白居易《点额鱼》一诗中“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通过上述材料可见,鱼经常被认为是快乐之物,而这种快乐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鱼作为自由快乐的象征,至晚从春秋战国时代便已经出现,并经历汉魏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唐宋仍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因此,汉画像石中,通过简单的构图方法,来表现鱼的自由自在生活状态,以此来表达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鱼图像出现的社会原因
信立祥先生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谈到汉画像石区域分布时说道:“这与当时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12]按照这样的说法,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也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鱼图像的频繁出现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首先,捕鱼图像广泛出现在汉画像石中,这应该与汉代政府的“驰山泽之禁”的政策有关。商鞅变法之后,山泽之地为国家所有,到秦朝时《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13]1137国家对山泽之地进行统一管理,独占山泽之利,平民不得随意采伐渔猎。楚汉战争之后,西汉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统治者为开辟财源,解决财政问题,“开关梁,驰山泽之禁”[6]3261,这一政策开汉代“驰山泽之禁”先河,文景时期也延续了这一政策,如《汉书·文帝纪》记载:“夏四月,大旱,蝗。今诸侯无入贡。驰山泽。”[13]131虽然汉武帝时期,一度将山林收归国有,但在武帝之后,“各帝均以驰山泽、教民植树及劝农桑为务”[14]。汉代的“驰山泽之禁”的措施使得平民捕鱼成为可能,一方面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两汉时期自然灾害频繁,而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中,旱涝灾害成为主要的自然灾害。在苏、皖、豫地区,尤其以旱灾为主,刘克先生在其著作《南阳汉画像石与生态民俗》一书中对汉代南阳地区的旱涝灾害进行了统计②,统计表明这一区域旱灾次数远远多于水灾。旱灾的频繁出现,使得靠天吃饭的农民不得不希望天能降雨,祈求丰收,这样求雨便成为他们的唯一方式,而鱼作为雨神的化身,自然成为求雨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在苏皖豫地区出土大量的河伯出行图或者鱼图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次,东汉中后期,宦官当权,无休止的压榨百姓,加之民族矛盾尖锐,政府不断征兵对少数民族地区作战,高赋税、广征兵成为农民身上的桎梏而不能摆脱,因此人们渴望像鱼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破灭,只能将这种愿望刻在石头上,这也是鱼图像大量出现在画像石上的原因之一。
最后,社会思想的发展也是鱼图像出现众多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主要是祥瑞思想和神仙思想的传播和流行。两汉思想发展史是黄老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斗争史,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的思想,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黄老无为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后,不得不在民间寻求生存土壤,并逐渐与民间宗教结合,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用祥瑞思想联系天人关系,逐渐形成了“天人感应”的统治理念,“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13]2500。由于天降祥瑞,能够使统治者更加勤政爱民,实施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因此,人们渐渐地接受了这种祥瑞思想,而鱼被认为有风调雨顺、繁衍子嗣和辟邪之意,因此被视为祥瑞之物,汉画像石上诸多的鱼图像也说明了这一点。
五、结语
通过上述对汉画像石鱼图像的分析和解释,可以看出,鱼在古代人民生活中有祭祀、娱乐、经济、求雨、繁衍生息、祈求升天和图腾崇拜的作用,鱼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同时,众多的鱼图像的出现,也与两汉时期的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有密切联系,都表达了古代人民希望生者生活美好、死者能够得道升仙的愿望,并将这种愿望寄托在鱼——这种吉祥之物身上,通过汉画像石展现出来,从而使我们能够了解和感受古代先人的思想文化。而通过汉画像石感受几千年之前先人们的生活,这也是研究汉画像石的意义之所在。
注 释:
① 汉画像石中“鱼车图“的内涵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画像石内容与《楚辞》描述内容不符,故“鱼车图”表达的含义不是“河伯出行”,本文取“河伯出行“的说法。
② 详细统计表见刘克的《南阳汉画像石与生态民俗》,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116页。
[1] 张道一.画像石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3]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4] 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5] 李向北,曹巧琳.抽象的祈福——风水中的鱼文化[J].大众文艺,2010(4):79.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董楚平.楚辞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8] 赵成甫.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画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70-74.
[9] 段成式.酉阳杂俎[M].山东:齐鲁书社,2007.
[10]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427.
[11] 李智.汉画像石中鸟鱼组合的图像学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2009(1):96-100.
[12]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15.
[1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 余明.西汉林政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65-71.
Symbolic Meaning of Stone Fish Image in Han Dynasty Stone Relief
SHI Yue
(Hez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
There are colorful stone images in Han Dynasty stone relief in which the fish images appear in various forms reflecting that fish plays different roles in ancient people’s life and has different functions which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practical function which includes edible, entertainment, economy and fete and ideological function which includes praying for rain, multiplying, being deity and delivering message of freedom.
Han Dynasty; stone relief of Han Dynasty; stone fish image; symbolic meaning; connotation
J522.2
A
1673-2065(2015)06-0110-06
10.3969/j.issn.1673-2065.2015.06.022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2015-02-20
石 越(1989-),男,河北衡水人,菏泽市文物局科员,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