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生活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三法”

2015-10-15薛静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薛静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109-01

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之中,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与真实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常会因为数学知识过于乏味、枯燥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必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生活情境展开具体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也比较模糊,无法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将所学内容与小学生为数不多的生活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解决课堂上的数学问题,从而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推动其认真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小红的生日快到了,小英想买一个礼物送给小红,她把自己攒的一角钱硬币都拿出来,数一数共有40个,看着这些硬币,小英觉得拿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去找爷爷商量,让爷爷帮她想一个办法。爷爷听她说完之后,就收下了她的40个1角硬币,然后给了她4个1元硬币,但小英并不开心,因为她觉得自己吃亏了。请问:小英到底亏没亏?为什么?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有学生还拿出1角硬币来数,最后得出结论“1元等于10个1角”。在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规律加以观察,如“角和元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有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只是没有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数学规律,因此,认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用生活化语言,拉近学生同数学的关系

小学生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将那些原本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专有名词或是数学概念,运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去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之在进一步深化理解各类数学概念与知识的基础上,拉近与数学间的关系,领略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就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并不需要一开始就直接告知学生加减运算公式,而是将其转化为生活化语言,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1:已知,1个火龙果的重量=2个橙子的重量,1个橙子的重量=2个橘子的重量,试问1个火龙果的重量=( )个橘子的重量?

例2:假如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已知有5个小朋友已经被抓住了,还有3个小朋友未被抓住,试问在这个游戏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

例3:姐姐和妹妹都有一些钱,假如姐姐将3元给妹妹之后,她们手上钱数相等,试问,原先姐姐的钱比妹妹多多少?

通过设计这样一些极具生活化气息的题目,引导小学生逐步学会简单的加减运算,这样,原本枯燥、陌生的知识变得异常熟悉,整个课堂在一个相对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大大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

三、情境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归根结底,数学学习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情境回归生活,回归现实。

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小朋友去超市买水果,一斤苹果9元,如果你要买2斤,那么应付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相联系的,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搬到课堂,将课堂回归生活,以此来推动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