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腰椎管狭窄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5-10-15张功恒黄强
张功恒 黄强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336000)
双侧腰椎管狭窄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张功恒黄强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336000)
目的:探析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侧腰椎管狭窄;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临床效果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为年龄增长及骨骼结构变化导致椎管狭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非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选取86例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2.31±2.14)岁;病变情况如下:L3~4段11例,L4~5段18例,L5~S1段1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2.47±2.22)岁;病变情况如下:L3~4段12例,L4~5段16例,L5~S1段1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将腹部垫空,正中位置为切口。借助C型臂X线机进行确定,并置入4枚短尾椎弓根螺钉。将病变组织、病变间隙上位椎体的突出部位及部分椎板,在清除黄韧带的基础上将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出部分切除,并对内缘部位进行减压。同时,将神经根与硬膜向内侧牵拉,待椎间盘与软骨终板彻底清除后,可将自体骨粒植入椎间隙。选择适宜高度的椎间融合器,将其置入,使用钛棒进行加压固定。观察组给予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将腹部垫空,取正中位置为切口。主刀医师站在病情重的患侧,将椎旁肌肉和软组织、上下突出关节切除。将黄韧带彻底清除,使用骨刀或咬骨钳将上下突出关节及部分椎板切除。行1 cm×1 cm的小骨窗,将神经与硬膜囊充分暴露,切开硬膜囊,牵开神经根,并将椎间盘彻底刮除,同时对侧进行潜行减压。术后进行常规椎弓钉植入及植骨融合,经C型臂X线机确定无误后,缝合手术切口,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评分标准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部、腿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满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疼痛,但在患者可承受的疼痛范围内;4~6分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剧,且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7~10分表示患者的疼痛感强烈,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需要借助药物止痛。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n术中透视时间(s)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P值43 43 24.12±15.03 10.11±9.02<0.05 156.15±70.21 392.41±210.36<0.05 95.01±80.22 370.21±150.32<0.05 5.21±3.52 7.14±4.35<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4.21±0.2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15±0.35)分。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为(2.01±0.11)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78±0.21)分。两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双侧腰椎管狭窄发病率较高。非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手术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腰椎管狭窄的首选方案。有研究显示[2],手术方案主要包括开放减压术、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等。其中,传统开放减压术需要将附着的肌肉及软组织剥离,易导致肌肉及软组织受损,不利于术后腰椎稳定性及远期治疗效果。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可避免单侧椎旁多裂肌剥离,保存棘突起点,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多裂肌深面的神经支配功能,对椎旁肌的正常生理特征形成了保护作用,大大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双侧腰椎管狭窄行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减压术,且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多方面均具有应用优势。此外,应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开展临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腿部的疼痛症状,疼痛程度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闫立伟,王文波.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6):509-512
[2]张居适,胡松峰,李志龙.潜行减压单侧改良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J].中国骨伤,2014,27(6):500-503
[3]周献伟,李志伟,丁强.保留棘突双侧潜行扩大开窗减压术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7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1):1654-1656
R681.57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23
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