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共现因素研究

2015-10-15江海漫

文教资料 2015年27期
关键词:谓词用例构式

江海漫

(江苏省贾汪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11)

“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共现因素研究

江海漫

(江苏省贾汪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11)

“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语形上存在固定搭配的不可拆分性,语义上有内在的深层制约因素,这二者构成了完形性。基于这种完形性,该构式与“把”字句“将”字句共现、与“被”字句共现、与连谓短语共现、与“来”“去”共现、与形容词性谓词共现等因素,探究各自原因,以期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V到/在+一起/一块儿 构式 完形性 共现

一、“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完形性

我们将“V到/在+一起/一块儿”称为构式是基于认知语法的观点。认知语法只承认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其中,音位单位和语义单位的结合体称为象征单位。任何语言表达式(词素、词、短语、句子、语篇)都是象征单位。认知语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语言是如何通过象征单位建构起来的。构造,是认知语法的核心,是指形义的配对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征单位所形成的结构。笔者认为“V到/在+一起/一块儿”是比较特殊的构造,是构造的具体应用,我们称其为构式。

“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语形上存在固定搭配的不可拆分性,语义上不完全等同于其组成部分意义之和,有内在的深层制约因素,这二者构成了完形性,使得“V到+一起/一块儿”、“V在+一起/一块儿”构式成为有意义的统一的整体。

语形上,“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中的“到/在”不能用其他介词替换。下文将从语义上作出解释。“到/在+一起/一块儿”不能居于“V”前。这是因为该构式属于动觉意象图式中的“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这种图式的关联性与顺序性的认知特点决定着搭配的固定性与不可拆分性。

语义上,苏新春在《汉语词义学》中论述了词义的表层义与深层义,并认为:“表层义是词的有确定的指称对象、有独立使用价值的意义;深层义是指没有具体的指称对象、深含在表层义之中、暗示着词义的某种隐指对象的意义……深层义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类型义特征。”那么,表层义是深层义的具体表现,深层义是表层义的类型义,同时也是抽象义与概括义,深层义制约着表层义。我们进一步认为,深层义也是核心义、焦点义,表层义除了承担着深层义外,还有着边缘义,这也是词义的模糊性的体现。“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具有完形性,我们视为一个整体,但是“一起/一块儿”是该构式的焦点,它们的深层义是“协同义”。这种协同义制约着表层义,制约着前后的谓词,使前后的谓词都带上协同义的色彩。这种协同义还制约着其前面只能出现表示结果或状态的词语,所以“到/在”的共现是必要的。“到”表示结果,“在”表示状态,并且这两个词语不能被替换。

总之,“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语义决定着语形,具有先决性;而语形又制约着语义,使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该构式具有完形性。

二、“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共现因素

我们将“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细分为“V到+一起”、“V到+一块儿”、“V在+一起”、“V在+一块儿”进行探讨。我们搜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整理后得到“V到+一起”、“V到+一块儿”、“V在+一起”、“V在+一块儿”分别与“把”字句“将”字句共现,与“被”字句共现,与“来”、“去”共现的用例,数据列表如下。

构式类型 “把”/“将” “被”字句 “来/去”V到+一起303/72 15 97/42 V到+一块儿34/1 1 6/27 V在+一起686/335 18 7/0 V在+一块儿47/1 6 2/3

“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与连谓短语共现的用例数据我们没列入表中,因为它与上述三种用例有所交叉,而与形容词性谓词共现的用例极少,因而也未列入。

1.“V到/在+一起/一块儿”可以与“把”字句、“将”字句共现。例如:

(1)a.陨石的科研价值如此之高,如果把陨石和金钱联到一起,那就玷污了科学。

b.于是他把另两个班的民兵也集合到一块儿,跟他们谈明了敌我的情形。

c.现代汽车推广要把车和人非常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将汽车人性化。

d.爸妈不在了,我要顾着这个家,我要把弟妹们拢在一块儿,无论未来还有多少不测,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不分离!

(2)a.人们将两种不同植物的细胞,融合到一起,然后将杂合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

b.将“崇高”这个“神圣”字眼“破天荒”地同“躲避”“串联”结合到一块儿.(见《读书》一九九三年第一期《躲避崇高》)(仅一例)

c.我们分享胜利的那一刻,特奥会将把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d.这种阅读和创作习惯究竟如何,暂且不论,但将二者连在一块儿说,也未必就是对文学不恭。(仅一例)

通过例句我们发现,“把”与“将”后的宾语均非单个个体,而必须是非个体化,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我们还发现,“把”与“将”可以并列出现,如例句(c)。并置后“将”字不再有处置义,而是成为表时间的副词,充当状语。处置义由“把”来充当。

2.可以与“被”字句共现。例如:

(3)a.随着GIS技术的提高,地理信息和企业自身的经营信息被有机地统一到一起,操作人员可按数据库建立“市场空间模式”。

b.这充分说明,他们的心被一种“求实”精神联结在一起,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赢得全场热烈掌声的原因。

c.一个工厂里,像在任何其他的机构里一样,人们被环境的压力逼迫着在一块儿工作,不管天气是好是坏,不问心境抑郁欢乐。

被”字句与“V+一块儿”构式共现的例子在语料库检索中没有发现。从上述三例我们注意到,“被”字句前面的受事主语均非单个个体,而必须是非个体化。

3.可以与“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共现。例如:

(4)a1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追求光明的理想信念,使他们走到一起来了。

a2三人都谈到设立奖项时要让更多的民族满意而归,都想到一起去了。

b1高铁杆儿下了一道命令,把伪警备队的中队长、小队长都召集到一块儿来,把他这些伪军官都给缴了械。

b2哎呀,咱俩可算想到一块儿去了,平时我从来不好意思把这告诉别人。c.终于能跟朝思暮想的小玥坐在一块儿来。

在语料库第二次检索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与“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共现仅限于“V到+一起/一块儿”结构。“V在+一起”与“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共现的用例目前检索没有找到,“V在+一块儿”可以发现一例(3)c。4.

可以与连谓短语共现。我们不再给出“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与普通的连谓短语共现的例子,而是选取其中的特殊用例加以分析。“V到/在+一起/一块儿”与连谓短语共现时,同时又可分别与“把”字句、“将”字句、“被”字句及“来”、“去”共现。分别举例如下:(5)a.彻夜未眠,星期天一大早他就赶回海兴,把县委、县政府一些人召集到一起研究这个项目。

b.东北虎林园日前将50只不同年龄、不同种群的幼虎放到一起集中饲养,以不断增强它们彼此适应能力和群体野外生存能力。

c.因为灾区房屋倒塌现象十分严重,灾民们已被·集中在一起进行了妥善安置,做到了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d1.在静谧的清晨,两位老人也总是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来共同沐浴清晨第一缕阳光。

d2.那边的角上有两个男的,说不到·一块儿去就吵了起来,最后两个人动手了。“把”后的宾语与“被”前的受事主语也存在非个体化现象。

5.“V到/在+一起/一块儿”中也可以出现形容词性谓词,但极少见到。

(6)休息日到公园游玩,夫妻孩子乐·在一块儿。坐在碰碰车里,不受任何约束,尽情发挥车技。

这里的形容词性谓词“乐”有动词化的倾向。

我们认为“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研究是语义的先决性、结构的强制性和语用的选定性三者的结合。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三、“V到/在+一起/一块儿”共现因素的原因分析

1.“V到/在+一起/一块儿”与“把”字句共现有两个因素:“V”一般都有处置性,而且基本上是有界的。

“V”的处置性是指动词具有“高及物性”,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V”的“界性”。根据沈家煊(1995)的观点,“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中的“V”不表示某种恒定的状态,而表示有变化的阶段,有内在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因而都是有界的。这种有界性与处置性是协调的,相一致的,使得“V到/在+一起/一块儿”能够与“把”字句共现。

2.与“被”字句共现同样有两个因素:“V”一般都有处置性,而且基本上是有界的。在北京大学语料库检索“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与“被”字句共现的例句中,我们搜集到“V”如下:陈列、统一、集中、抽、拉、召集、融合、搅和、归、凝聚、压、押、放、召集、合并、系、焊接、捆、联系、挤压、陈列、捆绑、绑、束缚、混、连缀、摆、联结、冲、留、逼迫、圈、合并等。至于“被”前受事主语的非个体化,这也是“一起/一块儿”协同语义在起制约作用。

3.与“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共现,这是“到”与“在”的深层语义在起制约作用。“到”具有表示过程与动态的深层语义,而“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也表示过程与动态,所以出现了这种共现,并且还同时着上了协同义,构成了一个语义整体。“V在+一起”与“V在+一块儿”几乎不能与“来”、“去”共现,这是“在”的深层语义在起制约作用。“在”具有表示结果与状态的静态深层语义,这与“来”、“去”这两个趋向动词表示的过程与动态在语义上不一致,所以几乎不能共现。至于(3)c例,是一个例外,可以理解为“来”的语义更加虚化,仅起到语法意义的作用,类似于句末助词。

4.与连谓短语共现,是“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深层协同义在起制约作用。在这里连谓短语作为一个整体与这种构式相对接,呈现前后相接的语义关系,同时连谓短语也具有协同义的色彩。至于构式与“把”字句及连谓短语共现,协同义的深层制约作用,与“V”的处置性与有界性一并产生积极的影响。5.

“V到/在+一起/一块儿”中也可以出现形容词性谓词,这里的形容词性谓词有动词化的倾向。谓词性成分“乐在一块儿”的中心词就其词性而言,的确是形容词,但是“乐”与“一起/一块儿”连用之后,动态性增强,是表动态的形容词。另外以沈家煊对主观性的阐述看,它们连用后,能增强对动态性的主观感受。

以上五个方面,仍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共现因素有时会出现交叉组合的情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V到/在+一起/一块儿”构式的共现因素,探究各自原因。同时认为该构式的完形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那么探究共现因素及其原因更有课堂应用与指导价值。

[1]苏新春.当代中国词汇学[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2.

[2]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8.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刁晏斌.试论不与动态助词共现的动词[J].语言科学,2009(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修订三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猜你喜欢

谓词用例构式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也谈“语言是存在的家”——从语言的主词与谓词看存在的殊相与共相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