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设计在陶瓷餐具中的应用

2015-10-15

陶瓷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冷暖味觉嗅觉

刘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417000)

色彩设计在陶瓷餐具中的应用

刘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417000)

色彩设计,冷暖,陶瓷餐具

引 言

所谓色彩设计,并没有人给出一个确切的概念,笔者理解的色彩设计是设计者依据产品的造型、功能及消费者需求不断揣摩出来的色彩规划。色彩之所以需要设计与其千变万化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同一色彩因其受众的不同,也会形成不一样的感受。陶瓷餐具是指以陶瓷为主要材质,结合餐具的功能造型,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健康环保型餐具。

1、色彩的冷暖

冷暖是我们对色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我们的视网膜,从而产生色觉,与此同时也产生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冷暖感究其根源可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几乎都不乏这样的经验:当感受到热源温度变化的同时,也总会观察到它色彩的变化。如在火炉中加热的铁块,在感受到它渐热的同时,也会观察到它从暗红色经大红渐变为橙色。又如冰凉的海水是深蓝色的,两极的冰天雪地反射出明亮的天青色更是增添几分凛冽的寒气。反之,在没有接受到温度刺激而仅仅接受到色彩刺激时,由于条件反射也产生了温度感。例如,当我们看到蓝色就会自然的联想到大海、冰川等具有寒冷感的事物;而当我们看到红色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焰等具有温暖感的事物。所以,我们就称给人以寒冷感的色彩为冷色;而给人以温暖感的色彩为暖色。

色彩的冷暖能引起观者不同的心里情绪,冷色具有明显的压抑、消极因素,暖色具有明显的兴奋、积极因素。如面对图1,首先得到的信号是温暖,橙色在未知的状态下促进血液循环,橙色餐具尤其给胃部送出进餐信号,增强了食欲;相反地,图2中的陶瓷餐具明显地给人一种寒冷感,这样的冷色调不由地让人的心情冷静,享受一份恬淡,有抑制食欲的效果。

2、色彩的嗅觉

中国是盛产美食的国度,我们有著名的八大菜系,代表了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色、香、味俱全是我们评议美食的标准。当我们在享用这些美食之前,必先观其色,嗅其味,最后才是细细的品尝。其色、其香进一步助长了其味之美。长久以来,我们在味觉享受的同时也接受着色觉和嗅觉的综合刺激。同理,由色觉刺激从而引发嗅觉和味觉的共感觉也是必然。任何美食都有其典型色彩,并呈现出与它相对应的嗅觉,这种典型色彩和嗅觉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如苹果由生至熟的同时,其味也由酸变甜,其色也由青变红,红色因此也就成了苹果甜美嗅觉的“诱发剂”。又如蒸熟出锅的鲜美螃蟹,总是换上一身“大红袍”,所以,红色也就成了诱发鲜美嗅觉的符号。因此,红色也是陶瓷餐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如图3、图4就把红色在餐具色彩规划中作为了主要色调,给人以甜美的嗅觉感受。美器与美食的搭配,既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3、结 语

我国现代陶瓷餐具色彩设计大多以程式化纹样的方式在白胎上加以装饰。由于批量生产的需要,以及希望降低成本的控制,餐具造型相对单一,而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色彩装饰也较为简单,主要以几种不同颜色对同一纹样的重复表现为多。对于不同消费人群、不同地域环境的色彩喜好缺乏研究,所设计出来的餐具并不能引起大部分消费者心理上的共鸣,这与“设计为人”的初衷也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绝非是经营者们乐意看到的状况。所以,就色彩设计在陶瓷餐具中的应用这一课题来说,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1]. ISBN-30106-412-3 张宪荣 张萱《设计色彩学》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第47页

[2]. ISBN-71011-828-2 张瑜 朱仁洲《设计色彩》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第19页

[3].ISBN-81019-929-3 李正安 《陶瓷设计》 2002.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杭州 第25页

Application of color design in ceramic tableware

色彩设计对于陶瓷餐具来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主要包括色彩的冷暖、纯度、明度、彩度等因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嗅觉、味觉等的感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嗅觉与陶瓷餐具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冷暖味觉嗅觉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超强嗅觉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