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2015-10-15许志魏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571600
许志魏 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571600
目前,临床对于药物中毒、创伤、休克、手术创伤、麻醉、过敏反应、心脏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CA)状况主要会采用心肺复苏(CPCR)技术进行抢救[1]。而临床研究脑功能的主要手段是脑电图(EEG),其不仅可以诊断脑部疾病,也可以监护患者的脑功能。为进一步探讨EEG监测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例心肺复苏后患者进行EEG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5例心肺复苏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0~67岁,平均年龄(35.7±2.7)岁;既往病史:支气管哮喘病史者1例,心脏病病史者1例。致病原因:心肌梗死所致者1例,急性脑病者1例,电击者1例,重型颅脑损伤者4例,手术或麻醉意外者5例,不明原因者3例。
1.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8例患者是在发病即刻出现CA,有4例患者在发病后3d内出现CA,其余3例患者是在发病后6d内出现CA。CA至复苏的时间:<5min者6例,5~18min者5例,>18min者4例。15例患者进行CPCR后均陷入昏迷,昏迷程度按照临床广义分级标准[2]:浅度者6例,中度者1例,深度者8例。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者2例,诊断为硬脑膜下部及外部血肿者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者4例,脑挫伤者5例。
1.3 临床治疗及转归 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CPCR后支持疗法、脑复苏特殊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痊愈者1例,未完全恢复者4例,大脑皮层强制综合征者2例,死亡者8例。
1.4 EEG的相关资料 本组采用的脑电图描记仪为QDBS-1018V型,纸速:3cm/s,滤波:50Hz,时间常数:0.3s,电极根据国际10/20系统电极方法进行放置。所有患者描记时均在昏迷,并且持续进行超过20min的单极导联描记。本组所有患者共进行了30次EEG检查,其中进行1次检查者有6例,其余患者分别进行了2~5次动态脑电追踪观察。
2 结果
2.1 首次检查结果 本组15例患者首次检查结果显示,广泛高度异常者10例,占到66.7%。其余5例患者检查为高度异常,占33.3%。详见表1。
2.2 CPCR时限和EEG之间比较分析 根据CPCR成功患者的间隔时间分析,<5min者6例(40.0%),5~18min者5例(33.3%),>18min者4例(26.7%),均属于广泛高度异常与高度异常患者。可见,CPRP成功率与CA时限成负相关性,CA时限越短,成功率越高,而EEG异常程度较轻。
表1 首次检查结果
2.3 EEG异常程度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本组显示8例死亡患者均属于广泛高度异常患者,由此可见,患者预后和EEG异常程度也呈负相关,即EEG异常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也会越差。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3],脑细胞在全脑缺血时间持续20min左右仍然可以存活,造成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循环重建后出现血流再灌注损伤,使大脑缺血部位的功能及结构进一步受到破坏,从而使脑细胞死亡。一般CA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CPCR抢救,有1/2左右患者的脑部会出现不可逆性损害。本组结果表明,15例患者中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大部分患者可及时恢复正常的呼吸、心跳,但是最终死亡8例,占到53.3%,超过一半患者死亡,只有1例患者痊愈,未完全恢复者4例,大脑皮层强制综合征者2例。与临床大多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临床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复苏脑功能,脑部复苏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始终强调脑复苏,尽可能同时复苏患者的心、肺、脑功能。
有学者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4],早期复苏阶段实施EEG检查的结果准确率更高。如果波率较慢、波幅较低,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差。如果呈现静息状态或者是平坦活动,也即广泛高度异常,说明患者的预后极为不良。本组结果发现,8例死亡患者均属于广泛高度异常患者,其中有7例患者初次进行EEG检测显示为广泛慢波,再次进行EEG检测表现为基本平坦活动或者完全平坦活动,另外1例患者仅仅进行1次EEG检测,结果表现为平坦活动。存活的7例患者中,首次进行EEG检测显示为广泛性慢波,进行动态EEG检测后,波频加快,提示出现中度异常或者高度异常,经过追踪随访表示患者均有一定的恢复。其中1例痊愈,大脑皮层强制综合征者2例。因此,早期进行EEG监测,对于判断患者脑损害程度以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密切监测心肺复苏后患者EEG变化可科学、合理预测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患者尽早进行EEG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脑功能以及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张基漠.昏迷的基础与临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2-125.
[2]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4.
[3]吴和平,郑朝新,傅南安.脑复苏〔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2-139.
[4]黄远桂.急性脑功能衰竭时的神经电生理检测〔J〕.临床脑电学杂志,2012,7(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