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唱原理

2015-10-14王巍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头腔横膈膜高音

王巍

摘 要: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学习中了解歌唱的原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声乐学习和教学的经验,归纳得出的一些对歌唱原理方面的认识,以期和广大声乐爱好者和从业者探讨。

关键词:歌唱;原理

声乐是我们人体相关发声器官相互协调运动而产生的,因其建立的声音来自人体器官,所以良好的演唱发出的美妙的声音就较之乐器演奏发声更容易吸引人并被人们接受。但若想得到良好的演唱技巧,其学习和训练过程则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那么了解歌唱原理则更有利于我们缩短这个过程。

1 歌唱与乐器

歌唱与乐器,都同样是根据物理作用而发音,所不同的是,乐器的制造,是经过无数的专家,依照传统的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制造出来的。各国所出品的同一乐器,其构造也形状,基本都是一样的,而演奏的方法亦相同,学习的人只要专心去学习演奏的技巧,不必再去研究它们的构造。如果某一件乐器的性能不好,我们可以换另一件,有了毛病亦可送去修理。但是发声器官是属于人体的一部分,它的性能好坏是天生的,无法调换,坏了也不能修理。如果方法不好,错用了某一部分肌肉,成为习惯之后,更是难以改正。许多经常用右手工作的人,右臂比左臂粗,如果你向右臂变细,是很难的。所以,学声乐的人对正确的歌唱方法一定要了解,才不致使肌肉形成不正确的运动方式。

以最普遍的小提琴为例,我们拉小提琴,是用弓与琴弦摩擦,引起琴弦的震动,发出极微弱的声音,这种震动经过琴码传到琴身,引起琴身震动,同时使得琴身中的空气随着震动,于是将那微弱的声音,经过琴身的共鸣作用而扩大。

至于高低音的形成,是根据琴弦的长短松紧的程度而定。用手指去按弦,其作用是改变琴弦的长度。琴弦长则松,短则紧,短弦发高音,长弦发低音。小提琴有四根弦,它们的长度一样,但发出的音高低不同,那时因为它们的粗细不同,粗的发低音,细的发高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是:高音琴弦短、细、紧,低音长、粗、松。

现在我们拿我们的发音器官和小提琴做个比较,和我们的发音器官相比较,我们的肺部等于琴身,气流等于弓,声带等于琴弦。当肺部呼气时,空气经过声带,发生摩擦产生震动,再由气管的空气,传到肺部的空气,使得肺部四周的肌肉发生震动,产生共鸣作用而将声音扩大。这一比较使我们完全了解到了歌唱发音的基本原理。

2 声音器官的构造及原理

1.呼吸

肺是容纳空气的器官,亦是我们取得原动力来歌唱的地方,所以在容量方面

是越多越好,我们可以用吸满气的方式来增加它的容量。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达到吸满气的程度,原因是往往误解了肺的范围——以为肺在胸口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我们摸不到肺,因为肺的四周有肋骨包围着。肋骨的作用是保护肺,有肺的地方就有肋骨,我们可以用手摸到肋骨,等于摸到了肺。请大家先由胃的上部,找到最低两根肋骨分支的地方,用手指分向左右,沿着肋骨向下摸,我们会发现这两根肋骨一支延伸到腰部,这样我们对肺的范围,就有一个印象了。

肺的顶端叫肺尖,以下叫肺叶,肺叶部分比肺尖部分大,也就是说肺的下半部比上半部大。因为肺的四被肋骨包围,所以很难向四周作大的扩张,唯一能扩张较大的是它的底部,但在它的底部下面有一片强有力的肌肉横膈膜,它的作用是控制呼吸的,在静止时向上凸起状,吸气时,由向上凸起状变成向下凹陷状,即吸气时下降,呼气时上升。横膈膜的下面是胃,胃要先下降,横膈膜才能下降。但是胃下面是肠,没有地方给胃下降,于是腹部要向外凸出,胃才能下降,呼吸的过程就很明显了。它的过程是:吸气后腹部向外突出,胃和横膈膜下降,呼气时腹部向内收进,胃上升,横膈膜还原。以上的呼吸动作,我们称之为腹式呼吸。虽然呼吸是由横膈膜控制的,但我们不可能做到人为地控制横膈膜,所以只能用控制腹部来完成。我们懂得如何控制腹肌,就等于控制了呼吸。

我们以皮球打气筒为例。我们在打气时,先将活塞柄拉下,然后推上。拿来和呼吸对照,则活塞柄等于腹肌,活塞等于横膈膜,筒身等于肺,我们也可明白气出入是由活塞控制,但活塞却是活塞柄控制的。

用腹式呼吸,是不能一次将整个肺部吸满气的。我们下半部的肺是跟着呼吸膨胀和收缩的,但上胸部却无此必要,因为上胸部是一个主要的共鸣箱,要经常保持它的形状,何况我们唱歌时,只用到肺中一半的气就够了,很少用到胸部的气。一般不懂得腹式呼吸的人,经常在用胸部呼吸,在唱歌时,也在用着上胸部的气,以致使上胸部经常要把气挤压出来而受伤。我们只要在未吸气之前,先使上胸部充满气,那么吸气时就自然会使肺的下部充满气了。使上胸部充满气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吸气前挺起胸就行了。在唱歌时,一般只用下胸部的气, 用完了立即换气,除非有时因为要表现一种特殊的技巧,而多用一些气时,才会用到上胸部的气。

2.发声

人声是空气经过声带的空隙而发出的,声带是呈V形的两片薄膜,富有弹性。

吸气时,完全张开,发声时部分合拢,空气由夹隙中挤出与声带发声摩擦,从而发出声音,它的发音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原理和用嘴唇吹喇叭相似。我们试用嘴唇作吹喇叭状,先用少量的气来吹,嘴唇就会缓慢震动而发出“卜卜”声,这时的嘴唇很松,然后再大力吹,嘴唇就会自动收缩得很紧而发出“吱吱”的声音。“卜卜”是低音,“吱吱”是高音。所以声带和嘴唇一样,发音的变化是由气压控制的,我们要控制声带,必先控制气压,控制气压,必定要控制呼吸。

3.共鸣

任何乐器都必须有共鸣箱来增加它的音量,我们的歌声也不例外,它有三个

共鸣区,那就是胸腔共鸣、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胸腔共鸣是指我们的整个肺部,也叫做基本共鸣,它是我们无论唱什么音都不可缺少的。我们试唱一个很低的音,将手放在胸部,就会感到震动,再将手放在背部,也可以感觉震动。由此我们知道,唱出的声音,并非单由口中发出,而是由整个肺部发出,再加上鼻腔共鸣。鼻腔共鸣是指鼻腔和它两旁的鼻窦起共鸣。这里我们不要把鼻音和鼻腔共鸣混为一谈。

头腔共鸣是指我们的头部而言,高音声部的人唱到f2音高时即要开始转入头腔。低音声部的人在唱至?e2即要开始转入头腔。我们京剧的老生在唱高音时,有所谓脑后音,那即是头腔共鸣了。头腔共鸣不易感觉到,因为震动太快。唯一能感觉到的是当你在唱高音时,忽然会感觉到头昏,那即是说你已用到了头腔共鸣了。

3 方向与传远

我们唱歌,应该向上前方集中,即是前额的部位。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我们不能不注意口型。有些人太过于注重口型,那也是不必要的,只要自然就行了。其实张口不是张唇,是张下颚。上、下颚有筋连住,不易张大,而唱歌的要求,是要尽量张大的。张开下颚,可使得喉咙开大,易于取得胸腔共鸣。我们要照着打哈欠的姿态来练习张大口,多练习后,那条连住下颚的筋,就会比较松,而易于张开口了。

4 音量

歌唱时如想表现大声的效果,可以采取音量对比的办法。表现大声的效果,先用小声唱,然后衬托出大声的效果来。如果由头到尾都唱大声,听的人就不会感觉到大声了。人声在音量方面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我们一定要哟个自然的压力来唱歌,这样才能省力、能持久。

总而言之,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在寻求正确的练习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了解歌唱原理,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我们的演唱技巧。

参考文献

[1]牛犀,声乐歌唱原理 [J],音乐生活,2009(10)

[2] 岳道琏等,歌唱原理——关于歌唱艺术的技巧和表现方面的探讨 第一章 发声机能及其用法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1(7)

猜你喜欢

头腔横膈膜高音
浅谈铜冶炼渣中横膈膜形成机理与消除实践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中医的“气沉丹田”有什么用
人为什么会笑得肚子痛
腹式呼吸可给脏器按摩
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技能中的意义探讨
声乐教学之歌唱着力支点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