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2015-10-14张钦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张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此同时,旧有行政管理体制受到了不小挑战,对其进行创新的现实意义重大。而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想做的亲民政府模式。本文在行政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的背景下出发,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探讨了改革历程、主要任务、实施路径,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探索,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社会公众服务

1.引言

1.1 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从历史上也可以找到渊源,马克思主义学者曾经讲过中国人民新政府是以人民为主的政府,是一个充分为民众考虑的政府,要树立时刻为民,时刻想民,时刻帮民的人民群众道路思想。

服务型政府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这个层面上讲,它的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职能,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2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非凡。其一,胡锦涛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表明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是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将更多公共资源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势在必行,而这针对的正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其二,为了符合现代政府共性规律,强化政府的公共属性,推动政府全面地履行职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是极为现阶段政府所需要的。其三,想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质量,将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就要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2.对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

2.1 从历史的角度观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邓小平同志曾独具慧眼地提出法学、政治学等要恢复研究,其后一大批学者以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为倡导大力研究行政管理学。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府办事大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用实际行动响应加强服务的要求,为企业、外商投资、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学者敏锐地发现这是服务型政府的雏形,倡导“服务行政”的思想。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九零年逐渐开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改革作为武器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发展要求引导行政管理体制。在此期间,政府扩大了服务领域,创新了服务方式,增强了服务意识。

政府管理创新活动乘着颁布实施《行政许可法》的东风进行得如火如荼,建设服务型政府逐渐深入,不仅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向高层政府机关推进,向全国推进。学术界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探索服务型政府理论。 到了九十年代的中期一直延续要党中央的十六大,服务型政府逐渐开始发展起来,以创新管理方式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适应“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要求,使改革得到深化。一些简单和智能的政府和民众沟通开始活跃起来了,如政府的服务热线,政府的官方网站,政府的微信等新型的方式。

从单项改革到配套推进,从转变职能到完善体制,从管理方式创新到制度创新,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快。在二十一世纪初,温家宝在跟党校干部做思想教育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而且还具体的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和内涵。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要把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进行加强建设。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要对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深化的改革,为了配合政府改革,学术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务型政府的论文层出不穷。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全面创新阶段。此阶段意在建立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经济和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

2.2 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服务型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要简化政府里面的机构,使政府办事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第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以提供良好公共服务、营造优质发展环境、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进行深度转变。第三是对制度进行建设,要推行责任制和职能制,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要起到时刻为民的效果。第四是依法行政,是社会公平正义得到行政保障,政府工作方式以及人员编制等等趋于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之后,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

2.3 如何进行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

首先在提出近期工作任务的同时,确定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方案。政府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反复讨论,听取全国各界意见,科学严谨地论证改革方案,再提交人大。

其次要抓住关键点——转变政府职能。近三十年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取得较大成效,尤以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显著特点。政府新的宏观调控框架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明显减少,代之以间接的管理手段,基本建立市场体系,政府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各项功能,着力于高效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再次是渐进式推进,把握大部制探索思路。有效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解决部门职责与利益问题,是全局意识深入工作人员的内心,提高行政效率。

最后是要求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和制约。权责分明,追究到底,互相监督,加强合作。

3.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引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把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与服务型政府紧紧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涵义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宽许多,不仅仅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的落后制度,还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立惠及全民、符合国情、公正公平的政府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而它的建设重点是提升配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增加居民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增长,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注重效率,稳步前进。还有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不同职能,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和优化,使之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要逐步增加,目标是使之成为财政支出的主体。另一方面,评价制度也很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发展绩效管理制度,与之配套的问责制度要努力健全,做到程序合理、负责到底。服务方式同样需要创新,形成满足服务型政府要求的服务供给主体。社会管理与应急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为政府服务提供更多助力。往政务公开方向努力,在基础层面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使之服务于行政业务和廉政建设。进行行政流程再造,加强制度化创新,加深信息公开程度,着力点把握住行政审批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不可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在坚持这一前提的情况下,适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用理论不断的武装自己,进行自我更新,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与引导,使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大力推进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C].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220.

[2]白益华. 彭真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制定[J]. 百年潮, 2006( 1) .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28-29.

[4]构建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Z].四川:西南财经大学校刊,石巨文,2009

[5]韩磊: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 [Z]. 云南: 云南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府
精益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形势需求与探索
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对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的解读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完善河北省“两个代办”制度的学理审思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