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化发展的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
2015-10-14刘慧敏等
刘慧敏等
摘 要:高职院校更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是职业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开创个性的一种培养方式。职业院校应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从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扶持、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努力进行基于特色化发展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创业能力
注:本文是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410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说明在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创业将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
1 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
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等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建立高水平的创业型师资队伍,它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前提。教师在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和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此,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应该对教师当成重点对象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对创业教育的独到见解和高超技能,并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创业教育培训,配备创业职业教练,增加校企合作机会,使得教师与企业、市场多接触,从而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技能。如对教师进行创业规划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创业教育流程;联系相关企业行业使得教师从中得到锻炼,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可以多渠道了解企业和市场的运行机制,丰富教师的创业教育经验。
2 将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往往还是课程理论为主,课程实践为辅,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训时往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缺少主观能动性,对专业知识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因此,要将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加强创业教育规划,通过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加校园创业文化内容等形式,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要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课程教学过程要成为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实体平台,教师要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创业,探讨创业过程中各个专业领域、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陷阱、机遇、商机,提高创业素质,为学生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育学生树立企业家的精神,培养企业家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
创业具有专业性特点。创业教育应该依据专业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带动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将结合,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同时,创业教育模式应视年级而不同,对刚进入大学充满激情的大一学生,主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对熟悉了大学生活的大二的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培训,对踌躇满志即将毕业的大三的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创业模拟实践,将专业技能与创业技能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逐渐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3 将创业教育融入创业实践中
创业需要经验。职业院校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建设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训平台,丰富学生的创业实习资源,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经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竞争力。一是各职业院校应借助政府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建设的扶持力量,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二是利用现有的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努力争取地方支持,为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实训平台;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当地行业企业建立互利合作关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与社会对接的创业教育孵化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打造由校内到校外、由模拟到全真的层次型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次创业实践锻炼,逐步完善一套的全真模拟创业实践体系,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逐步地、有效地提高,最终达到与社会创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4 建立基于创业教育扶持的资金保障机制
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更需要学校通过不断完善各种创业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创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鼓励在校大学生将完成学业与创业并举,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创业。在完成学业方面,将创业课程教育融入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创业实践与完成学业的关系,同时在学分体系中要体现对创业绩效的重视。
创业教育需要学校的资金保障,在创业资金保障方面,一是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项创业发展资金,使更多大学生接受财政支持的免费创业培训;二是打破在校大学生创业与社会劳动者创业之间的各种界限,实现由前者向后者成功接轨;三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通道,通过政策扶持,使在校大学生同等享有贷款担保、税费减免、无息借款等资金保障,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职业院校应积极介入开展创业项目评审和推介,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各界通过股份、投资形式等资助形式推动在校大学生完成创业,构建促进创业的长效机制。
5 建立具有特色化发展的创业指导专业化体系
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加强创业经验的指导,所以要建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根据这一要求,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借助各院校的资源优势,设立大学生创业研究机构或研究组织,构建创业教育的科研体系,总结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成功例证的基本条件与规律,建立完整的创业思想和学科体系,提升创业教育理论指导水平,实现真正的创业教育;二是建立专业化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以高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为主的专业人士创业指导队伍,提高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的服务水平,提高创业扶持的效率;三是建立免费咨询服务网络,做好后期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学生由在校的创业实践到社会创业的顺利过渡。
6 将创业教育融入校园主体文化中
职业院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熏陶。校园文化中要将创业文化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将创业文化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一是职业院校应当将各界成功创业人士引进校园,通过创业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二是联合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思考,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三是职业院校应当利用校友资源优势,建立校友企业家联盟,通过发挥传帮带作用,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以学生创业者为主体,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的功能,才能促进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7 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在创业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创业知识面,广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组建成立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活动为每一位社团成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活动,比如我校开展的电子社团,单片机社团,航模社团,计算机网络社团等,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拓宽,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创业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一个社团的从组建成立到开展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学生自主策划、实施、总结,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的管理和运作犹如一个企业的管理与生产经营,学生社团为寻求自身的发展就要如同一个企业一般设立多个部门并开展各类活动。每一次社团活动就如同一件企业的产品,如何将社团活动这一“产品”做大做强并不断推陈出新,社团的领导者和参与者都会积极分工、各司其职,在统一的指挥下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企业责任心”和“企业管理水平”及团队意识,而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创业基本能力。
高职学校创业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高职生朴实、勤劳同时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创业成功的先天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创业教育平台,鼓励毕业生创业,既能解决本身就业,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蒋心亚,张静.面对现实与未来:高校创业教育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50-51.
[2]王霞,侯怀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多学科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44-46.
[3]俞金波.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及其运行[J]. 高教探索,2012,02:137-139+152.
[4]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8: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