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

2015-10-14黄晓敏王有强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职生培养

黄晓敏 王有强

摘 要:当代中职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与传统教育一脉相承,是当今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任,尤其是各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头内容。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榜样、组织多种旨在培育责任担当的活动、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形成德育教师的激励机制等诸多途径,切实提高中职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关键词: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培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由此导致个体行为失范、社会责任感淡漠等一系列问题。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一名老师,笔者更多关注的是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现状。中职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是职业技术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增强中职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相关德育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切实探索提升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有效途径。

1 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促进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重视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最基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第一,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强调责任担当。孔孟之道中的“当仁不让”、“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警示名言,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把责任担当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今天,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时,要使中职生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后,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对时代负责的使命感。

第二,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着眼点和关键点。通过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中职生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它是中职生成为社会劳动者必备的素质。通过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中职生形成自我认同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

第三,中职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强与改进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能够大大提升中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教育青少年树立担当意识,培养担当责任,才能真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缺失的原因

在对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很淡薄,职业技术院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明显缺乏。其缺失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家长的过分呵护。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使得父母特别注重甚至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的投资与培养,从而对自己孩子过于放任溺爱。有些孩子的父母觉得孩子考了个好成绩就万事大吉甚至有些家长用金钱作为孩子考试拿高分的奖励。久而久之,给孩子培养出的观念就是,自己的学习只是为了家长而学,甚至为了“奖金”而学,全然没有体验到这些都是自己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2、家长及社会的错误观念。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初、高级中学不同,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它的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学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这种宽入口就决定了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还有很多学生不想学习的现象。甚至,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中职学生的家长所持有的观念就是,考不上高中,或初、高中上不下去的“坏”学生才进入了中职学校混日子……这就导致了这部分孩子自信心的缺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受挫心理,由于他们年龄很多仍处于未成年阶段,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引导,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状态,从而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谈不上具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3、很多职业院校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或力不从心,未能渗透到中职生的内心深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虽然开设有德育课程,亦有专职德育老师,但很多情况下,对中职生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只停留在“课程”的完成上,并没有真正深入渗透到中职生平日生活与学习中的一言一行里。同时,在长期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中,对中职生而言,老师及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其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略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对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教育很差的实效性。

4、学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就是人们所生活的精神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社会的一些道德规范、是非不分、善恶不明以及美丑界限的混淆,特别是那些见利忘义,损公肥已或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还相当严重,这种环境必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正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

3 提高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途径面对以上困境,提高中职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学习方面,不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努力学习的目标,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自主参与的学习心向,并且着重做到“先放后扶”,不断激活学生的参与。同时,面对学生学习要着力为他们提供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能力。

2、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断教会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养成自理的习惯。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创设环境为学生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不断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要求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改变娇惯溺爱或放弃不管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要增强自信心理,勇于面对当前的社会现实。

3、从班级管理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关心,不断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并积极组织学生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培养自身的集体协作精神,为班级灵活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不断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习惯。

4、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逐步学会孝顺父母。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创设情境,不断教育学生要谨身节用,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多寻找有关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断引导学生要仿效榜样,时刻学会孝敬父母。并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渗透学生要多做家务,要学会关心父母等内容。

5、从现实的社会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逐渐学会报答社会。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树立中职生的服务意识与担当意识。中职生的担当意识既有对自身的担当,也有对社会的担当。从个体而言,可以通过组织中职生观看励志电影,听取励志讲座,甚至组织学生拍摄励志微电影方式,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也可以鼓励和组织中职学生参加义工,通过志愿团方式走访敬老院等各种活动,增强对社会的担当意识。

6、形成一种对班主任、思政工作者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中职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工作中。职业技术学校当中应当形成一种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譬如,定期组织他们培训、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树立优秀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典型,产生示范效应;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他们上升空间等等。

总之,在当代,中职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切实增强中职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孙奎元.高校学生处管理模式及工作创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M],2008

[2]屈毅.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

[3]金安.责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马永庆 论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山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中职生培养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