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趋势及特征分析

2015-10-14许琦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档案编研特征分析信息时代

许琦

摘 要:档案编研作为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指利用特定的编研手段将分散在各个档案中的信息进行系统的集中,再以系统化的方式传递给利用者。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主动、广泛、系统的开展提供利用服务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而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给档案编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于掌握信息时代的档案编研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编研;趋势;特征分析

1 信息时代下档案编研的发展趋势

1.1 档案编研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档案编研方法,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编研具有传统档案编研无法比拟的优势性。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档案信息以及全国统一标准的档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将十分有利于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这种编研方式更加符合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信息准确、快捷、实效的要求。

(1)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的档案编研呈现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不但使档案编研的社会空间得到拓展,同时对今后档案编研的发展带来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更大的动力和挑战。

(2)网络化给编研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数字化的档案编研工作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档案产品的制作,再将数字化制作的档案信息产品进行利用、传播、反馈的数字化。换句话来说档案编演的数字化,就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传播、利用、反馈的过程。

1.2 档案编研的社会化

(1)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档案信息对社会的满足程度是取决于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如果档案信息对社会的满足程度高,那么说明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效果较好,是能得到认可的,反之则代表效果不。因此,对于编研工作的开展,要从全方位出发,要对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编研的选题有具有适用性且符合社会实际。

(2)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事业日益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 提供给社会所需的档案信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强化社会对于档案信息工作的高度认可,进而提高档案工作的社地位。

1.3 档案编研的商务化

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电子商务为档案研究走场市场提供了有效帮助,档案部门可借鉴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开展网络有偿服务。

采用在线销售方式和在线订购方式,为信息利用者提供编研成果。这种方式对于资金不足,编研成果出版较难的部分来说可谓是提供了一个降低成本的大好良机。另外这种电子商务的形式,对信息编研者和信息利用者双方来说在经济和效率上都带来了异常大的帮助,比如,信息编研者节省了经济投入,而信息利用者可以享受远程服务。

1.4 档案信息的社会需求增大

档案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档案信息编研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全方位的需求量,必须要打破封闭的现象,走向开放进而服务大众。因此,档案编研者要根据社会各阶层的信息利用者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管理、传播信息技基础。

2 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

2.1 档案编研高效便捷的特点

网络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这些特点。而档案编研工作在网络的推动下,实效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1)以往档案编研以手工抄写,转录加工的手段为主,这种方式抄写速度较慢,需要耗费很大的劳动力,而网络编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极大简化编研的过程,比如:通过网络编研可以将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工作同时交叉进行,所以档案编辑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

(2)传统的档案编辑主要是以纸质的方式呈献给编辑信息利用者,纸质出版物的出版过程较为繁琐,需要通过校队、排版、洗刷等一系列的环节。这些环节耗时较长且传播的范围有限,所以在效率上受到很大限制。而网络编研则突破了热这些限制,网络编研经过编辑完成之后即刻便能上传到网上,信息利用者也可通过终端进行信息利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能准确的把用户所需求的信息送达。

2.2 档案编研灵活多样的特点

网络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给网络编研带来了灵活多样的特点。

(1)传统的档案编研是通过纸质进行传播,过程十分繁琐且在印刷过程中还受印数等限制。通过网络进行编研,编研信息不再是简单的点面试、单向性的传播,甚至于任何一个节点的用户都是利用者也是传播者。

(2)传统的编研手段一般是通过编研者自己的思维进行信息编研,利用效果滞后,而网络编研手段能够综合编研者和利用者,给二者架起一道桥梁,编研者可以通过邮箱等方式征求利用者进行留言发表自己对于信息利用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了解了利用者的需求之后再根据反馈意见对之前编研的信息加以修改。再者,编研者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研究更多性的编研,使编研的信息满足于社会需求,进而增加编研成果的适用性。

(3)传统的档案编研需要手工进行档案资料的保管,比如图像、声音、文字自成一体,要进行分别储存和保管,在利用的时候也需要分开利用,比如利用者利用图像的同时将不能利用文字和声音,这种存储方法给利用者带来极大地不便。而网络编研可以避免传统档案编研的繁琐过程,直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统一性的处理,然后进行统一储存,利用者也可以将这几项同时一起进行利用。因此网络档案编研能够呈现给利用者更加丰富多彩的编研形式,极大地拓展了编研工作的领域。

2.3 档案编研开放集约的特点

(1)传统的网络编研的对象大多是本单位的档案资料,信息的来源较单一,也不具备完整性,而网络编研则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快捷性、完整性。

(2)传统的编研手法具有地域的局限性,而网络编研通过网络交互这一特性,可以实现跨地域合作编研,利用“网络编研虚拟室”,使用来自各个地方的编研人员为同一个题目进行编研,这种手段可以防止重复选题进而造成人力、财力浪费,另外这种联合编研手段还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编研成果的质量。

(3)从目前的档案编研实践来看,档案编研工作的最普遍的是编写参考资料,这类资料的编写主要是为了给信息利用者提供相关内容和线索的搜索,但是这一类档案仅限于部门保存使用,一般不会印刷、发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网络编研正好可以打破这种封闭性,使编研的成果可以被所有的浏览者进行信息利用。

3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档案编研手法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者的开发和编研工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

网络档案编研转变了传统档案编研的理念,拓展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完整性,使得档案编研的信息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完整化;对于档案编辑的手段进行了改变,由纸质的聚到转变成网络渠道,拓宽了档案编辑成果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编研的效率。

档案编研者应当及时调整编研的理念和手段,认真的对网络时代的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网络时代档案编研的新特点,认清档案编研的发展趋势,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化的手段,迎接档案编研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特高档案编研的质量和适用性,才能促进编研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严雪林. 试析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发展趋势[A]. 国家档案局.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国家档案局:,2012:7.

[2]刘瑛.档案编研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J].兰台世界,2013,05:43-44.

[3]王烁.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的趋势与特征研究[J]. 兰台世界,2015,11:53-54.

猜你喜欢

档案编研特征分析信息时代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2012 年南海夏季风特征分析
试论档案编研成果的宣传利用
浅谈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浅析档案编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