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建议

2015-10-14梁红鹰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志愿者

梁红鹰

摘 要:本文对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志愿者这一人力资源,为图书馆建设服务,指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以确保图书馆志愿者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志愿者管理

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行动始于1996年,当时福建图书馆借鉴美国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的经验率先在全国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此后,北京、上海、河北、广东、浙江等十几个省市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初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例如,吉林省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至新馆开馆以来读者到馆人数不断增加,节假日志愿者来图书馆帮助图书馆员工作。

1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作用

1.1 缓解人力资源的不足

我国公共图书馆经费有限,人力不足,而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图书馆都采取全开架、扩大借阅范围、增加外借册数、延长开馆时间、增加服务项目等措施来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些工作落实必然增加图书馆员的工作量,造成人力资源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招募和适当使用志愿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途径和有效办法。

1.2 是搭建图书馆与读者的双向沟通的桥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引入志愿者,就想在图书馆员读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志愿者在实际工作中,能了解到图书馆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其背后图书馆员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样,他们对图书馆就少一分埋怨,多一份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其他人分享,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理解和认可图书馆的工作,因为他们来自普通市民,立场中立,宣传更具真实性,因此也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志愿者在工作中能发现图书馆中的不足,还可以发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求,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随时改进调整工作,完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1.3 引导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引入志愿者服务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图书馆人力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社会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最好的方式。长久以来,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都是不高的,许多市民还经常把图书馆与新华书店混为一体。在社会上倡导志愿者服务,诚邀社会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一种结合各界力量,提高社会认知度,吸引公众重视图书馆的好方法。

1.4 弥补图书馆缺乏的社会资源,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在资源普遍缺乏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如果还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单打独斗,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公共图书馆可发掘和利用的社会资源中,志愿者就是其中的一种优质资源。图书馆志愿者除了关心图书馆的事务,参与日常的读者服务以外,还能以不同的方式协助图书馆开展一些特别的工作。

2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志愿者参与的渠道狭窄

图书馆的志愿者大多数都是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

2.2 志愿者服务时间不稳定

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大多数是大专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志愿者工作和学业难以兼顾,由于工作时间不能保证,就给图书馆工作造成影响。

2.3 不能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志愿者的工作岗位。不能考虑志愿者的爱好、特长、兴趣,志愿者的特长发挥不出来,服务形式创新不够,真正对图书馆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应该尽量让有专长的志愿者得到空间。

3 如何做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

3.1 规范志愿者招募程序

在国外,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中间有各种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的人,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案开展。所以,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和注册应该遵从国外有利经验,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求,向读者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通过一定的考核程序,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作。

3.2 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重视志愿者骨干和中坚力量的培养,掌握志愿者的培训和服务优势,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服务任务。

3.3 拓展志愿者服务项目,发挥志愿者的特长

图书馆志愿者可参与的服务项目应该是多样的,它不应只局限于图书管理、读者咨询等常规的项目。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社会工作经验,图书馆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可结合馆情、志愿者人员情况,创造性地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形成特色,既充分利用了志愿者本身资源,又使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增加了知识和能力;既吸引读者,又为志愿者提供一种寓学习于服务空间。

3.4 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有研究显示,志愿者的管理是最具难度的,原因就是由志愿者的特性决定的。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动机的多元性,这些也决定了志愿者与图书馆馆员不同,不可能采用“同样的形式加以管理。那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激励。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利用激励机制留住志愿者。而鉴于志愿者动机的多元性,采取的激励措施必须是多种的、综合的,立体的。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图书馆对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为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的行为,图书馆应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在志愿者履行志愿义务的同时,应当给予相应的权利,让志愿者们在“爱心奉献、助人自助”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这样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达到双赢结果。成为合格的图书馆志愿者。

3.5 建立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

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制度保障。即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必须有专门的负责人,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设法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经费;制定图书馆管理办法及服务守则,规范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动作。进—步推进志愿者建立自主管理体系,真正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管理平台,也为图书馆的管理改革和服务深入提供新的思路。

3.6 建立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志愿者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保证有效开发和管理志愿者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本馆的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对每一次招募报名的人员按年龄、性别、特长、学历等项目分别建立档案,并注意适时补充他们在培训和服务这些环节中表现的信息。建立了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图书馆就能在实际工作需要的时候,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快速查找到适合的志愿者,投入服务,从而也保证了志愿者 服务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志愿者角度来说,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法,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志愿者能够给予图书馆额外的资源,创新并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需要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并努力完善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恩元.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图书馆论坛.2011.6

[2]赵丽香.高校图书馆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探索.图书馆建设.2013.2

[3]许美荣.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图书馆杂志2007.6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志愿者之歌
我是小小志愿者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