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培养的思考

2015-10-14陈穆彦梁婷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

陈穆彦 梁婷

摘 要:首先从实现历史使命和完善政治责任感两个方面阐述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现实价值,然后描述了目前大学生对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积极主流形态和部分消极形态,最后针对这部分持消极态度的大学生提出强化政治情感教育、明确政治责任感的现实要求、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措施,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责任感;大学生

一、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现实价值

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样才能为建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对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实现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使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任务。而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是否能肩负起社会历史责任,甚至能否实现历史使命。必须让大学生知道目前中国的发展现状,认清中国在社会上的历史地位,同时认识到中国的发展规律与前途,结合自身的政治责任感,从而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实现自我价值。

2.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政治责任感的价值

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是所有责任中的核心,提升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将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和世界观,有助于政治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必须首先明确政治责任,意识到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社会之间的责任关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政治责任感能够培养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大学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目前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现实形态

1.政治责任感的主流积极形态

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主流表现形式,是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加强,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满足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表现出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的责任取向。

2.政治责任感的一些消极形态

在高校中,很多大学生没有把学习政治思想理论知识作为实现自我政治利益的基础,从而失去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持久动力。部分大学生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思考問题,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实现自我利益的一种手段,想通过此事积累自己在竞争中的资本,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培养

1.明确政治责任感培养的现实要求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自我成长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对其政治责任感有着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和政治立场,同时还需具有政治文化和政治思维。大学生承担政治责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政治责任感的确立必须是以大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发展选择能力等为基础的。当前部分大学生靠自我发展政治责任感,自我学习培养政治责任感,这样的政治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

2.强化政治意识培养和政治情感教育

高校必须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重点是要培养其政治意识。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政治学习氛围,加强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以政治思想文化来引导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同时政治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的政治感念和政治立场上,政治情况是一种良好的调节剂,同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高校还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才能让大学生自主地关怀国家以及关心国家的命运。

3.加强主阵地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教育

学校课堂对于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教育内容在于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文化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高校在弘扬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传统政治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政治责任感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其次要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要求加强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加强主阵地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教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是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是政治责任感,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完善,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责任感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储备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锡敏.健全人格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高校理论战线,2005(11).

[2]郁顺华,房华强.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基于培养领导者视角[J].河池学院学报,2011(1).

作者简介:陈穆彦,1989年出生,女,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梁婷,1989年出生,女,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