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10-14冯静张璟怡
冯静 张璟怡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这样一种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而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的事情,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只重视数式的演算步骤,常忽视对数学语言的教学和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显示,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影响学生成绩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多种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差。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在做题或是听课中,常读不懂题目,也听不懂老师想表达的内容;并且他们对于数学中各种符号、图像这些抽象的数学语言容易引起厌烦和畏惧,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去主动学习。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从语言学习的方面来说,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一方面它要能够识别记忆并理解一些基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新概念、新定理以及数学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它也要积极能动地将数学问题进行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并且数学语言它很特殊,不同于其他的一般阅读,它具有符号化、逻辑化以及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要培养并指导数学阅读就必须认识到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何能提高其有效性,如何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资料或题型中的基本信息,主动思考且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与题意相符的结论,而不只是把教材中的结论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参考。在我们学校深入进行数学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展、点、练、思。学即为自学,先自行预习课本,阅读课本中的定义、定理及例题,再结合老师所准备的预习学案,对这节课中的重、难点问题及时思考理解,再结合练习题自我消化理解。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把预习学案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也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能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能主动地去阅读、认知、吸收和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其数学阅读能力,我们将尝试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
第一步:在入学初期,做好教师的阅读示范工作
课堂上老师的示范阅读,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专家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特点精心编写而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于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科学合理地阅读教材。在做阅读示范时,教师可以选择那些看起来简单易懂的内容做示范,这样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眼高手低,看似懂了,却不深思。教师可以在一些重点字词上设问,通过变式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在示范中,要教会学生读写结合,养成阅读时把课本上的重点做标记,不懂的设问反思,还要会做笔记,养成多思、多想、多动脑的好习惯。教师应鼓励學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带着质疑的眼光去阅读,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大胆地推测、猜想,这样才能真正的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实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在入学中期,教会学生利用好阅读提纲
经过前期的教师示范带读后,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去阅读教材了,但是部分学生常常会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只是囫囵吞枣地把教材看完,不会主动开动脑筋去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因此可以通过包含各种问题的阅读提纲来引导学生阅读。在列阅读提纲时,必须把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全面考虑。首先阅读提纲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阅读提纲应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之前知识的回顾,又要有与本课知识的联系,根据学生情况从不同层面提出问题,想学生所不能想的、不太注意的、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最后阅读提纲应该着眼于知识的由浅入深,让学生能根据问题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第三步:入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根据学情的不同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提纲
我们现在所准备的预习学案是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制订的,而是否适应于每一个学生就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来具体研究。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的最低标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用文字语言写出课本的定义、概念、公式,并能口头复述,尽量理解书本上的重点内容;把书本课后的练习作为自我检测练习。阅读提纲的较高标准(基础、能力较高的学生):除了上述内容,还能归纳本课的重、难点及易混淆、易出错的问题。阅读提纲的最高标准(基础、能力很高的学生):除了上述内容,可以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及易混淆、易出错的问题,自行出题,找出解决方法。
三、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将在概念课型和命题课型下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能读写结合
数学阅读时,要摆脱“看书”的坏习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要读写结合,思维才能跟着一起动。并且有效的数学阅读要求必须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定理,而书写可以帮助加深记忆。同时有效的数学阅读也要求学生能从教材和题目中找出易混淆、易出错的问题、整理归纳解题步骤,并结合变式题来巩固知识,故读写结合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重要。
2.能正确表述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灵活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表述和转换时的难度。特别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必定会有一定的数学语言为背景,能够读懂数学语言并且根据题目决定要不要进行转换就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例如,在高中第一节集合教学中,集合的表示、关系及运算中,如何把它们用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去表示,就是该课的重点。
3.能正确读懂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数学阅读时,学生必须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对应到相关知识点,迁移应用,使得前后相关知识能达到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4.能开动脑筋,多思多想,理解题目中的思想方法
数学阅读时,要体会数学教材中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高度概括性,数学语言的美也正反映在它的这些特点上,因此,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时也要做到这些,因此在阅读时多思、多想、多总结,总结知识点,总结解题步骤,更要理解题目中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虎.关于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董旭红.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丁霞.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注: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