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要层次理论在中职数学作业评语评价中的运用

2015-10-14彭明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动机师生关系

彭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但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仍习惯于用勾叉、分数、等级来评价,显得乏味而枯燥,这种作业评价并未尊重学生需要和个性差异。而需要层次理论是关于人的多方面需要满足和发展的理论,如果教师注重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在每个学生的作业后面加上合适的评语,通过作业评语充分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将有利于实现学生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中职数学课的有效和高效教学。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学目标;师生关系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843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动态、多层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并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中职生进校后普遍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中缺乏归属感,对周围事物都不在乎,缺乏班集体荣誉感,个人消极自卑,更不用谈自我实现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笔者认为,中职数学作业的评价不能简单以勾叉等级呈现给学生,我们可以尝试在每名学生作业的等级后面加上一段评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及规律,给我们呈现出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等级,这对指导中职数学作业评语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了解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人的需要是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学生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基础、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对于教师传递的信息,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理解、情感、期望与接受情况进行判断、选择、重组和整合,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与理念。

了解学生的多层次需要,对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及教学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及作业评语,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引导学生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具有发展性,即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具有的能动性使需要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不断发展更新的系统。而学生的发展,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加之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数学教学的需要普遍处于较低层次,这时,教师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与评价策略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各环节,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评价设计等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于无意中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进而实现中职数学课改的三维目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

三、满足学生需要,重建师生关系

学生都是具有向师性的,表现在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信任老师、喜爱老师、尊敬老师。此外,“考虑到师生角色扮演中的权力不平衡性,信任关系的发展需要依靠教师的主动性。”满足学生需要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的肯定,而这些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巧妙地满足学生需要,有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我曾担任了A、B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由于不是班主任,所以除了上课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点以外,其余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确实不多。虽然我在树立学生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但感觉和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没有明显的提高。在深入了解学习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之上,我尝试在数学作业批阅后加上一些评语。我每次在批改A班数学作业的时候,除了给出相应的等级,还在后面写上一些评语,有鼓励性的,如:“你的进步很大,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次作业反映出你这个知识点还有待加深掌握,希望你下来后再做做第×页的第×题。”“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如果把每道题都写对就更漂亮了!”有委婉批评的,如:“最近我发现你上课精神不振,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晚上玩手机玩得太晚?”“‘复制+粘贴用在数学作业上是不好的哦,你应该向同学请教方法,将他们的知识转化成你自己的知识。”“人的书面如同人的脸面,一定要注意整洁。”有引导性的,如:“上面的题目你能不能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如果可以就写在后面!”“你的这种方法很好,你可以把这种好方法推荐给你的同学。”“第×题答案是正确的,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试试!”

通过一学期的坚持,A、B班我用的都是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布置相同的作业,然而两个班出现很大的差異,很明显给作业加上评语评价的A班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作业质量都比B班要好,并且我感觉A班的同学更喜欢和我交流,每次发作业他们都很认真地看我给他们的评语。作业评语给了我一个了解学生需要、尊重学生需要、引导学生需要的新平台,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正是A班的学生感觉自己的需要得到了理解和满足,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实践证明,需要层次理论在中职数学作业评语评价中具有理论和指导实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金星.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4.

[2]Jonathan C.Erwin.选择性课堂:满足学生需要[M].薛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学习动机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