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教育实效性分析

2015-10-14乔孟涛

学理论·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转化科技成果

乔孟涛

摘 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创业比例低是就业困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广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含金量,降低创业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对接能力、健全高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利用科技成果创业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引导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10-02

高校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发源地,也拥有最先进的科技资源,每年可以创造大量的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有研究价值。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全国高校共建立了10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科技大学园,4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高校的科研与实际应用结合更加紧密,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提到中国发展到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新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生创业比例太小。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下,若想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素质的聚集地,最好在重视其专业性培养之外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自信,鼓励其到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了解整个行业的运行机制,积极创业。为此,高校急需探索一种全新的创业培养模式,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创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实现每个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做好实现理想的综合素质准备。然而,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导致创业教育整体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1.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

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但需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大多数高校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或大学生就业中心的老师兼任,这些教师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很烦琐,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创业教育,更不能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效果不理想[2]。

2.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

目前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只是停留在课余时间利用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进行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高校的创业教育只关注有创业想法和项目的学生,而不是全民创业教育,这就打击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创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最终培养学生的目的。

3.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比例不大

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从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到各地高校都给予了很大的优惠条件[3]。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起步较晚,大部分学生还是把就业目标定位在国有企业或其他中外合资企业,真正想创业的人还比较少。据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显示,2013年毕业生人数为700万,而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只有14万。

4.大学生创业项目定位不高

目前高校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中的创业项目创意新颖,技术高新,但是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很低,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青睐于投资少、风险低、技术含量低的一些传统行业。而对于一些高新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行业不感兴趣,这就导致创业者缺乏社会经验、管理知识,思想与社会发展脱节。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大学生就业结构、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力、改善大学生就业压力等具有积极意义。所以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正好能够发挥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导向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的实效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积极地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还可以使大学生以所学专业为依据解决高校科技成果在使用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使科研成果不仅可以再创造,并且可以提升其社会价值,据统计,2010年河北农业大学参加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其中19个项目中,依托该校科技成果的项目有11个[4]。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科技含量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可更早地了解并掌握科技成果,并可深入地运用。同时,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尖端的科技设备,有能力解决大学生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且在创业过程中,科技成果创造者也可能参与其中,从而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知识[5],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缺乏创业技能、社会资源贫乏、项目选择、资金不足等都是大学生创业的风险,阻碍着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可以直接引导大学生选取成熟的创业项目;同时,科技成果在立项、研发过程中培养了一大部分优秀的科研人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社会资源,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都非常强大,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创业所遇到的多种风险。

三、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对接能力

高校应大力培养既善于管理、适应社会市场需要、又懂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这样申报的高校科研项目处于科技前沿,科技成果的研发才会和市场信息对称,避免科研创新脱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对接平台,在科技体制及财务体制上减少制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园,邀请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家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定期进行专项指导。吸引有意愿又有能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寻求合适的项目,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2.构建高校教师创业化知识结构,转变大学生创业理念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能将教学任务放在书本和专业知识上,首要其冲是要提高自身的学识能力素质培养,在创业教育的发展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讲授创业课程相关的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创业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不太乐观,作为创业课程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深厚,更重要的是具有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高校目前应建设一支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专业知识和创业心得同时进行,相互弥补,加强校企合作。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让专职教师去从事创业实践,根据自身的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心得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进而可以提高创业水平。

3.健全高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利用科技成果创业的政策支持

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困难是融资。高校可以鼓励学校师生通过合资、独资、联营等多种方式在大学科技园内申请创办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将学校重大仪器设备以租赁费、使用费等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学校的图书资料和信息网络、仪器设备可以向创办企业的师生全面开放,有偿优惠使用[6]。另外,高校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定中有所体现,激发高校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转化的积极性,对于贡献大的科技人员考虑给予一定的股权。

参考文献:

[1]杜宝善,褚继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尤莉娟.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探究[J].就业与创业,2011(1):41-42.

[3]冯娅娟.联合社会力量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平台的必要性分析[J].时代教育,2013(11):105.

[4]岳华,李珊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3):1-6.

[5]都永.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的虚拟制造模式看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J].安徽科技,2005(11):12-14.

[6]袁江平.用好“京校十条”北京印包企业将迎“新三大福利”[J].今日印刷,2014(3):31-32.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转化科技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