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自身建设 发挥机关纪委监督作用

2015-10-14云南省工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创造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监督者机关干部

文/何 斌(云南省工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强化自身建设 发挥机关纪委监督作用

文/何斌(云南省工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监督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爱护。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滥用,更易产生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两个责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的新概括,是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一、提高自身素质

(一)深入学习。纪检干部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更新业务技能。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增强机关纪检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掌握纪检工作的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虚心学习别人所长,学习好的作风、好的经验、好的工作方法。要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终身需要。

(二)坚定信念。作为纪检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敢讲真话,敢于“得罪人”, 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三)解放思想。纪检干部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气魄,从自身做起,把思想大解放贯穿于纪检干部的各项业务工作中。用思想的大解放、方法的大更新、制度的大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发展。

(四)作风扎实。作为机关党的纪检干部,工作要扎实,作风要朴实,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永远不脱离群众。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度,真正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满腔热忱地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职工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五)纪律严明。每一位纪检干部要树立“正人先正己”的思想,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不存非份之想,不取不义之财,不去是非之地,讲操守、重品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真正做到严肃执纪、文明执法,用自己公正清廉和严谨务实精神,树立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

(六)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纪检工作困难多,较清苦,易被人误解。因此,要树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具备荣辱不惊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多一点谦虚、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卑,多一点奉献、少一点抱怨,正确处理好名与利、得与失、苦与乐的关系,经受住清苦、诱惑、寂寞和“被冷落”的考验,不断激励自己,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履行职责、干好工作。

二、增强监督意识

(一)自我监督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律或者说是自禁。就是自己反省自己,自己警示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禁止自己。自我监督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启发内心的自觉,增强监督的责任心、主动性。实现自我监督,要强化“三心”:一要强化敬畏之心。有所敬畏才会有所收敛。二要强化自省之心。三要强化自制之心。做到自制最需要的是定力,面对诱惑,既看得破,又忍得住。

(二)接受监督意识。监督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爱护。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滥用,更易产生腐败。古人讲“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接受监督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透明意识、规则意识。透明意识——纪检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必须随时接受社会、群众、单位职工的监督,让群众的眼睛来透视自己,做一个透明人。规则意识即法制意识的表现形式,纪检干部就是要按政策法律,坚持原则,讲规矩、守规则、照程序科学文明执纪执法。

(三)主动监督意识。纪检干部作为监督者,负有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责任。主动监督包括三个方面:积极监督、大胆监督、强化监督。

积极监督,就是要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放弃监督是失职、疏于监督是不称职”的思想观念,克服“好人主义”、“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在本职工作范围内要积极监督,把监督寓于履职的全过程。

大胆监督,就是要勇于担当。从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现状看,干部监督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施监督中,确实存在对上级心存依附不敢监督,对同级碍于情面不愿监督,对下级怕失选票不去监督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增强纪检干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强的党性、无私无畏的精神来抓监督工作。

强化监督。就是在监督工作中,纪检干部要当内行、专家,经常思考,善于抓住薄弱环节进行超前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腐败措施。对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时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早察觉早纠正。

作为纪检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

三、监督准确到位

(一)找准定位,突出重点。

1、加强对各处室、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及时掌握他们落实廉洁从政规定的情况。一是加强对各处室、单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工作的监督。二是加强对各处室、单位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监督,推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重大决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2、机关纪委监督的对象很多,普遍存在纪检人员相对少的问题。因此,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必须突出监督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争取以较小的监督成本获得较大的监督效果,从而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一是在监督对象上,应突出抓好各处室、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抓住了这个重点对象,就抓住了监督的关键。二是在监督的环节和岗位上,应紧紧抓住管资金、管项目处室和单位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上。

(二)完善体制,创新制度。

1、建立巡视制度。对各处室领导干部和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巡视要制度化。同时加大事前、事中监督的力度,要经常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问题的发展和蔓延。

2、加强制度教育。一是加强对执行制度的监督教育,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应突出以制度管人管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并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巩固监督成效。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机关纪委必须不断提高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把机关纪委监督与组织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力。紧紧围绕各处室、单位工作中心,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对机关各处室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保证各项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队伍,提高水平。

切实加强机关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督者的整体素质。必须按照“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切实抓好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1、树立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的意识。纪委应自觉接受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监督,自觉改进工作,纠正问题。

2、严把“入口关”。建立纪检干部资格准入制度,达不到一定资格标准的不得选为纪检干部;对机关直属党组织的纪检委员的配备,要严格考察、严格把关。

3、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严明纪检干部工作纪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对内部出现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

4、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培训。进一步提高纪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

猜你喜欢

监督者机关干部
监督过失犯“归因-归责”路径之厘定
让监督者接受监督——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双评”工作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制度反腐新课题:如何加强对党内权力监督者的监督
机关制造
谁来监督监督者——德国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刍议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