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政策法规出台
2015-10-14文/王睿
文/王 睿
新一波政策法规出台
文/王睿
不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接待游客、购物次数每天不得超过一次,购物时间每次不得超过90分钟……
在新年到来之前,又有一大波新政策新法规出台,将影响我们的生活——云南积极探索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强化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昆明全面启动养老金“并轨”……与你我生活密切相关,一起来看看!
改造42.6万套危房及棚户区住房
云南省政府最近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至2017年,云南省将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城镇棚户区住房42.6万套,并积极探索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等举措,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为确保完成3年计划目标,《意见》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抓紧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推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棚户区改造;支持构建多元化棚户区改造实施主体;加快项目放款及建设进度。
《意见》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棚户区改造任务。各地可优先选择省级棚户区改造建设主体或公开选择其他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棚户区改造任务。棚户区改造实行产权调换、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由棚户区居民自愿选择。
【点评】 棚户区既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市貌,又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安居质量,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中国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棚户区,如果棚户区问题不解决,我们何谈社会公平?”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是事关经济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大事。在城镇化率如此之快的当下,在居民住房权益总是备受质疑的当下,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正当其时。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众多居民的幸福指数才有可能直线上升,而政府的公信力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慈善名义谋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慈善名义谋利,慈善组织应及时公开款物募集情况,对慈善组织或其负责人的负面信用记录,予以曝光。”最近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作出上述规定。
《意见》强化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责任。要求慈善组织应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代码、登记证书号码、负责人基本信息、年度工作报告、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开展募捐、接受捐赠、捐赠款物使用、慈善项目实施、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以及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在公开时限上,要求慈善组织应及时公开款物募集情况;募捐周期大于6个月的,应当每3个月向社会公开1次,募捐活动结束后3个月内应全面公开。
慈善组织须通过自身官方网站或批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指定的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应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及时回应捐赠人及利益有关方的询问。慈善行业组织和民政等监管部门要采取设立监督电话、开设网站投诉专栏等方式,畅通社会公众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投诉、举报和查处机制。
此外,云南省将对慈善组织或其负责人的负面信用记录予以曝光。
【点评】 近年来,慈善和公益成为公众视线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在物质发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之间出现了极强的不信任感。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当“官方”与“慈善”联系在一起,联想到的就是不透明、低效率、可能的腐败等等。公众对慈善公益机构的公信力、信息公开、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质疑和呼声很高,慈善公益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天最多购物一次 不超过90分钟
不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接待游客、购物次数每天不得超过一次,购物时间每次不得超过90分钟……云南省旅发委最近出台《云南省推进旅行社跨界融合发展组件旅行社集团实施方案》,给旅行社戴上“紧箍咒”。
云南省旅发委向各州(市)旅游委(局)下发通知,决定组建一批旅行社集团,通过规范旅行社集团行为来达到规范经营、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
云南将重点扶持、培育、组建10个左右年接待人数在30万人以上,旅游收入在10亿人民币以上,有实力、有市场、有潜力、管理规范、诚信经营的大型旅行社集团。
【点评】 云南参团旅游购物次数太多、时间太长,一直广为消费者诟病。这一新规发布后,对规范旅游秩序有所帮助。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这一措施治标不治本:规定了购物次数和时长,反而可能成为“旅游强制购物”的“授权书”。最好是旅行社在发布旅行线路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游客本次旅游线路购物项目,以及总体购物时间和场次等详细信息,经游客书面同意后方可安排购物项目。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游客的利益。
昆明全面启动养老金“并轨”
昆明市本月起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中央规定,本次制度改革实施时间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这个时间既是参保缴费时间,也是制度设计中“新、中、老”三类人员确定时间,昆明市计划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到2016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逐步实现应保尽保。这次改革按照省级统筹,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对于“老人”和“新人”政策调整前后养老金待遇没有差别。但“中人”则相对会受到一些影响。
【点评】 这一改革不仅涉及昆明市机关事业单位20余万人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其他社会群体利益。改革后有些人相当于端着铁饭碗的“自由人”。但有些人则相对会受到一些影响,个人压力会增强。无论如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不仅关系到昆明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
8类农村产权可上市交易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最近发布《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意见》表明:昆明将在今年内,建成两个县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其余在未来两年间逐步建成,最终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目前,昆明有“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及其他依法应当交易的农村产权”8类农村产权可上市流转交易。
《意见》鼓励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多种市场形式,既要搞好交易所式的市场建设,也要有效利用电子交易网络平台。
【点评】 如何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成为下一步农村改革绕不开的问题。走市场经济道路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可盘活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让农村的土地、房屋等以前静态的资产变为现在动态的资本,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但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引导了城市资本流向农村。农村集体产权越清晰,农村的市场活力就越强大。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慈善名义谋利(图/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