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传递到知识架构: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转型分析
——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为例
2015-10-13习少颖
□文|习少颖
从信息传递到知识架构: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转型分析
——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为例
□文|习少颖
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为例,通过新浪新闻网站对该事件的直播报道分析,探究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由信息传递到知识架构的转型变化,期望以此为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转型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新浪新闻 直播 MH370 内容生产 知识架构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从马来西亚边境进入越南领空后即失去联系,至今一年有余仍踪迹全无。这一迁延数月的突发事件,在当时成为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闻门户一争高下的焦点,表现之一就是竞相开启直播式报道。
社会或媒介的发展,往往需要远观才得看清趋势。之所以在时隔一年多后再次回顾这场巨大灾难,在于这个时代信息越是唾手可得,越是无法看清事件真相。而在这场拖延到2014年5月5日才停止的飞机失联新闻大战中,我们看出了某种端倪:互联网媒体在新闻竞争中赢得优势,不仅因为手快、互动,还因为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学理中“新闻主要提供信息”的传统,更偏重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分析与架构。但这种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是否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回应?他们的回应,是因为新闻获取渠道的变化,还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新闻的选择标准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新浪新闻“马来西亚宣布MH370失踪”事件直播为案例,对其2014年3月8日至5月5日直播新闻的用户评论进行内容分析,以探究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介新闻内容生产从信息传递到知识架构的转型现象及效果。
一、新闻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型需要
“新闻业具有其自身的一套技能和价值,而且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概念存在,至少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新闻正处于失去其特征的危险之中。”[1]阿尔文・托夫勒在至少6年前的著作中提到的这段话已成为现实。人们正抛开所谓的专业媒体,从广阔的互联网获取他们想获得的一切信息。大众传媒及其提供的新闻,正失去其作为一种职业和专业技能的特点。作为应对,新闻人及新闻机构也在试探寻路,希望有所行动迎接挑战。传统新闻学理论认为,新闻就是真实、客观、及时地提供信息给公众。但今天理论家同时提醒新闻媒体的应尽之责,在于提供条理分明的框架,来帮助公民理解复杂的政治世界;新闻制造或复制的不是信息,而是特定政治结构与传播中的公共知识。[2]而托夫勒先生开出的方子,是新闻应以多样化的方法让各种资料相互关联,形成脉络,再整合成日益延伸扩展的知识架构与模式。[3]先贤们指出的道路是:新闻不应仅仅提供信息,还应该提供理解世界的知识。
1.关于“知识”的有关概念
在传统哲学的知识观中,知识是关于事物的普遍定义, 是一种确证了的、 真实的信念。但利奥塔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写道,当社会进入我们通称的后工业时代,文化进入我们所谓的后现代,知识的状况也随之变迁。[4]皮埃尔・哈多特认为,知识不仅仅是简单地知道什么,而是知道应当如何行动,从而也知道如何生活。知识不仅应该正确,而且应该可以理解。[5]丹尼尔・贝尔则认为, 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 它通过某种交流手段, 以某种系统的方式传播给其他人。知识有别于新闻和文娱, 它包括新的判断 (研究和学问)或者对老判断的新提法 (课本和教学) 。
从上述关于知识的概念阐述我们会发现,今天大众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以陈述性为主的常识性知识,在中国当下“半信息半后工业”的特殊时期,已远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2.新时期受众新闻选择的变化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走上完全的市场经济道路,中国大众传媒面对受众的信息传播,大致经历了单向、宣传为主的政策性传播,市场经济初期的双向、经营为主的信息型传播,以及今天互联网普及背景下的双向互动、迎合与引导并重的服务型传播等几个阶段。这其中蕴含着受众新闻选择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作者选择了3份近年公开的报纸读者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第一份为县级市报《衡阳日报》,调查显示,读者最喜欢的新闻类别的前三名,分别为社会民生、时政、体育娱乐类。[6]第二份为省级党报《宁夏日报》,读者调查显示,在新闻的阅读喜好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新闻解读、民生、健康休闲旅行教育培训信息。[7]第三份是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在2010年7月所做的一份全国性受众调查,表明专家、学者、记者、编辑、主持人在新闻中的可信度最高,而关于媒体最重要功能的排序中,前五项分别为: 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替普通老百姓说话;主持正义,维护公共利益;及时准确地提供消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8]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今天中国受众对大众媒体的时政、新闻解读仍持很高期待,专业人士和专业新闻工作者仍是他们选择的首要信任对象。这一新闻价值取向对今天互联网冲击下的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一些启示:从宏观看,民众对大众传媒的新闻内容生产需求,正远离我们曾经认可的“什么事件、如何发生”的信息本身,而转向“为什么发生、未来将如何演变”的理性分析报道,并更关注宏大的国家、民族的未来走向及公共空间的相关知识建构。
二、MH370事件新浪新闻的直播案例分析
在MH370事件中,新浪新闻作为中国互联网新闻门户的代表性媒体,展示了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这些变化。
1.新浪新闻直播栏目设置
在航班失联的第一天即2014年3月8日,新浪网在新闻中心《专题》栏目下,设立了“马来西亚宣布MH370失踪”的直播页面。从栏目设置看,页面分为左右两栏,左栏为图片、视频和热点追踪,右栏为直播,每60秒更新事件进展。其中左侧的热点追踪是从右侧的直播中筛选出的重要节点新闻。直播页的右侧顶端分别设置了QQ、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的链接图标,用户能够一键转载。同时在每条新闻下设置了分享和评论功能,在直播页面最下端还设置了意见反馈留言板。整个直播从3月8日8点40分开始,至5月5日11点58分结束,历时近两个月,累计有92.7万条评论,共118万人参与话题讨论。这一页面设置显示了新浪新闻对新闻的聚合和分发的考虑,同时又考虑了在众多信源下如何实现自我内容的重新架构,以及在新闻客观性前提下,一定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与表达。
2.对MH370事件直播报道的内容生产分析
为了分析新浪新闻针对该事件的新闻内容生产的知识架构以及受众对新闻选择的变化,笔者对直播页面中的 “热点追踪”内的所有新闻条目进行筛选,将评论回复500条以上的新闻内容作为分析样本。同时以500为基准,将新闻条目按照500~1000条、1001~2000条、2001~3000条、3001~4000条、4001以上进行分类,分别对新闻来源(国内、国际、独家)、表现方式(单一形态,综合形态〔文字、视频、图片、图表〕,内容类型〔单一信息,综合信息〕,回复条数,回复内容〔关键词〕,呈现的阅读态度〔关键词〕)等项目,做了统计和分析。选择500条的原因一是保证了一定数量的抽样,二是能够显示用户对此条新闻的态度。
通过筛选,最终进入分析的样本数量为146条新闻。其中500~1000条、1001~2000条回复的新闻较多,分别为61条和51条,4001条回复以上的新闻14条,2001~3000条、3001~4000条回复的新闻分别为13条和7条。根据这一样本数量与直播的新闻总量对比可以看出,受众对多数新闻为一般关注,以快速浏览为主,并未过多停留。同时,抽样的146条新闻中,内容为单一信息的新闻77条,综合多方信息的新闻65条,比例相差不大,但在受众评论总量上,综合信息新闻为12.3万条,比单一信息新闻的9.7万条高出近3万条,说明在复杂突发事件中,受众对深度解读的新闻更为关注。
在表现形态上,采用视频、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形态新闻的条数,比单一形态的新闻占比高得多。这一比例随评论回复数量上升而上升。如500~1000条中综合形态新闻占比为77%,2001~3000条中为84.6%,4000条以上占比达到86.7%。一方面这由互联网媒体的技术优势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多种表现形态下对事件的多方呈现和立体解读,更能满足人们的阅读需要。
在此次抽样的146条新闻中,新浪独家获得信息的“新浪国际”新闻板块有11条。这个标称“中国最大的24小时国际资讯原创平台”的独家新闻板块,内容主要为专业航空知识,事件节点期解读,重要资料独家披露等,有些是新浪新闻自采,有些来自世界权威新闻机构,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天空电视、《纽约时报》《英国卫报》《英国每日电讯报》等,但在采用时为国内首家。这11篇“新浪国际”新闻可分为三类:①重要信息与资料:独家或首家获得的事件相关信息,如《马航客机4个紧急定位信标均未发射警报》《失联客机驾驶舱完整通讯记录曝光:两处可疑》;②专业分析:以新浪航空专稿等形式,发表有关飞机失事的深度专业文章,包括《马航失联客机调查重点专业分析》《英国卫星公司解释定位MH370过程》《英国卫星公司通过8个ping信号得出南飞结论》;③信息汇总与事件澄清,如《“旅行社:持假护照者购票时未瞄准MH370航班》《美国官员:MH370失联后数小时曾尝试连接卫星》《马来总理记者会要点整理:飞机被人为更改航线》等。这些原创或独家新闻的评论回复总量达到1.5万余条,以平均数计算,每条评论回复量高于转载国内外新闻的平均评论数量400条。
3.MH370事件的知识架构型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浪新闻通过采用多媒体形态、独家新闻、综合信息等方式,来打造新浪在MH370事件报道上的优势,那么受众反应如何?笔者对抽样的146条新闻的评论内容做了关键词梳理,发现对新浪国际的独家新闻的受众评论,关键词主体为认同、顺从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真相”“理性”“证据”等,同时对中国在科技和传媒领域的落后表现出焦虑,如“技不如人”“砖家”“误导”“效率低”等,但总体上仍呈正面认同。在航班失联第三周后,由于各国对失事飞机搜寻一直没有有效进展,报道找到疑似新物证的单一信息新闻得到了比较多的负面评论,关键词包括 “碎片化”“请证实”“假新闻”“浪费时间”“标题党”“职业道德差”等。相比之下,综合各方信息的新闻由于包含较多MH370航班失联原因的专业分析及搜救过程的解释、说明,读者评论显得较为冷静,关键词包括“加油”“坚持”“注意安全”“相信政府”“祈祷”等。这一差异显现了在信息纷杂时期,受众对提供理性、逻辑和专业性知识新闻信息的总体偏好。
图1显示,受众对事件的关注高峰,与新闻的知识深度有较高相关性。第一个关注高峰出现在事件发生的次日,即3月9日,也是各大媒体及受众对MH370航班失事的高度关注期。一条单一信息新闻《中国驻马大使:很多事情超出了想象和控制力》,引发11765条评论。第二个评论高峰出现在3月12日,即第四天,在救援黄金72小时结束后。当天回复量最高的新闻是单一信息新闻《马六甲海域疑似发现穿有救生衣的尸体》,但事后证实该新闻为不实,并由此引发读者的恶评。第三个评论高峰出现在3月16日,即事件发生一周后。此时读者对航班失联人员生还已不抱期望,但仍希望探究事实真相。当天回复评论最多的新闻是综合信息新闻《ABC:失联客机曾做出“战术躲避动作”》,回复评论4142条。第二多的是综合信息新闻《多项证据指向失联MH370客机被劫持》,回复评论3885条。这两条新闻暗示航班失联应有更复杂原因。第四个高峰在3月25日,即事件发生两周后。当天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MH370航班终结于(ended)南印度洋。这一结论性的消息再度给心存希望的家属和民众以情感的巨大打击。当日新闻集中在马方宣布终结消息,英国卫星公司解释定位MH370航班过程,以及中国政府及民众对该结论的质疑和谴责上,总体仍属于专业分析的知识建构。第五个高峰在4月5日,距事件发生接近一个月时。此时社会关注焦点已集中在寻找飞机残骸,当天一条综合消息《海巡01轮通过黑匣子搜寻仪侦听到脉冲信号》,引发自3月8日以来该事件的最高关注度,回复评论高达14404条。
图1 MH370新闻关注度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5个新闻关注高峰期中,单一信息占主导的新闻主要出现在第二个高峰期,随后受众对新闻关注主要集中在综合分析内容上,这部分显示出新浪新闻为满足受众需求而有意识地进行了深度的知识建构活动。
4.直播报道中的“噪音”影响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马航及马来西亚政府、马军方在搜寻信息披露上的迟缓与前后矛盾,引发了中国民众对航班失联原因的多方猜测,表现为各种类型新闻的评论中普通存在“政治因素”“阴谋”“恐怖主义”“国家软弱”“垃圾”等负面词汇,以及网民间因不同观点引发的谩骂、攻击行为。同时因为MH370事件是上半年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各家媒体不遗余力进行报道,导致一些假新闻或谣言盛行,新浪新闻也加入其中,包括在转发国内媒体新闻时对内容的重新编辑或标题的重新制作,从而出现夸大其词甚至文不对题的情况,此类新闻引发的评论更为尖锐,关键词包括“过分解读”“煽情”“狭隘爱国主义”“麻木”“错误”等。这些失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浪在新闻内容生产上的创新努力。
三、从MH370事件报道引发的新闻内容生产转型思考
从总体上来看,在MH370事件中,新浪新闻的直播专题对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显示出专业知识、综合信息和体现理性、客观的新闻内容,能更多地吸引关注和阅读。虽然新浪的门户功能导致原创新闻总体比例偏低,但通过对新闻的集纳和重新编辑,新浪新闻开始呈现自己的知识架构。这些知识架构工作表现出的专业、理性,甚至超越了一些传统媒体。它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基本目的:保持并增强影响力,包括对本媒介机构的信任度。在转发新闻时,虽然有一些编辑加工,但新闻还是尽量保持了它的原貌,避免呈现太多的情感色彩,同时又隐含了自己的新闻态度。在新闻专业度上,新浪新闻在选取新闻上,尽可能照顾到了更多信源,以保证在互联网信息混杂的情况下,给受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和更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
由此案例我们想到,传统媒体之所以近年来痛苦挣扎在互联网冲击之下,不仅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应用带来阅读载体等硬件的变化,更源于互联网对公众阅读习惯和心理的改变,以及公众对深层知识的强烈渴望。获得信息早就不是个事,如何在数据轰炸中获得对事件的中肯、广阔、理性的评价和分析,才是公众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所谓传统媒体转型的郁闷和困惑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思路:内容生产仍然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未来核心竞争力,但此类内容应基于对未知事件的深度、理性探索和分析,包括:报道内容上偏重专业性深层解读,这其中应既有记者采访也有专业人士的众筹式新闻集纳;对时政、经济等宏大问题的引导性传播,培养民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和理解能力;根据媒介特点和定位,形成有个性的知识架构模式,避免重蹈同质竞争的覆辙。同时为公众提供理解深层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包括相关专门知识的讲座,与专业人士的在线或离线互动,更通俗易懂的数据或可视化新闻呈现,以及更多元化的媒介切换平台,包括提供自助式的事件数据分析软件操作等。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1][3][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再造新文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43,28
[2][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8,30
[4]晏青.大众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合法性建构[J].中州学刊,2014(6)
[5][美]巴里·埃伦.知识与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4
[6]陈小波.《衡阳晚报》读者调查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8)
[7]王健,张国长.《宁夏日报》:读者调查提出的课题[J].新闻战线,2014(2)
[8]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J].现代传播,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