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与抗战对外宣传*
2015-10-13万京华
□文|万京华
新华社与抗战对外宣传*
□文|万京华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先后接办中宣部外文刊物《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开办人民广播最早的外语节目——日语广播、创办了定向美国旧金山的对外英文广播,这些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史上都具有开创性质,对于扩大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 新华社 对外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加强抗战对外宣传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1938年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当前的紧急任务之一是:“集中一切力量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阀侵略者,加紧国外宣传,力争国外援助,实现对日制裁。”[1]除在国民党统治区以中共南方局和一些重要城市的八路军办事处等机构为领导加强对海外的抗战宣传,以及充分发挥香港在对外宣传方面的作用外,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中心延安,当时外文人才相对比较集中的新华社很快成为抗战对外宣传的主要力量之一。
一、《中国通讯》:抗日根据地最早的外文宣传刊物
抗日战争初期,新华社曾以电讯或通讯稿的形式向苏联对外新闻社提供有关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作战材料,这是新华社较早开展的抗战对外宣传业务之一。而在外文对外宣传方面,从中宣部接办的《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应是新华社所办的最早的外文刊物。
《中国通讯》创办于1941年3月,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斗争的事迹以及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情况。这一刊物最初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委员会主办,当时在中宣部工作的吴文焘具体负责这一刊物的编辑工作。
《中国通讯》的撰稿人主要为延安一些外籍同志和懂外文的同志,如马海德(美国人)、巴苏华(印度人)、黄正光(越南人)、王大才(印尼人)、毕道文(华裔印尼人)、肖三及他的德国籍夫人叶华等。《中国通讯》第一期为皖南事变报道专辑,共刊登了5篇文章,分别由马海德、吴文焘、肖三、巴苏华、黄正光撰写,以英文为主,还有俄文和法文的文章。《中国通讯》为每月一期,小32开,用蜡纸刻印,每期用毛边纸约印200份。这一刊物的发行主要靠内部交通带到重庆,再由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散发给外国记者及有关人士。宋庆龄在香港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曾在他们的刊物上选登过《中国通讯》中的一些文章。
当时参与《中国通讯》编辑工作的人员还有陈庶,他是1941年4月调到中宣部工作的。据他后来回忆,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把各根据地的通讯、特写材料改写成英文,有时也采写一些关于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报道,例如,他曾访问过陕甘宁边区模范监狱的监狱长雷经天,报道过模范监狱的情况。[2]因为当时延安会英文的人比较多些,所以刊物里的英文文章占多数,还曾刊登过一些辗转来到延安的外国人所写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反映八路军对他们的帮助,他们在根据地听闻和见到的抗日情景,中国人民高昂的抗战热情以及日军的残暴等。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大型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新华社的工作也得到加强,与《解放日报》同属博古领导的编委会统一管理。7月,吴文焘从中宣部调到《解放日报》第一版当编辑,后来担任新华社副社长。这年8月,《中国通讯》改由新华社接办,担任刊物编辑工作的陈庶也调到新华社工作。此后,《中国通讯》从油印改为打字机打出,发行份数比原来减少,并且只刊登英文文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通讯》停刊,共约出版了10期。
《中国通讯》出版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外文宣传刊物,对于加强抗战对外宣传和开拓中共对外宣传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参加过《中国通讯》编辑工作的吴文焘、陈庶两位同志,是新华社早期外宣人才的重要代表人物,在1944年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创建时他们也都是创始人之一。
二、日语广播:人民广播最早的外语广播节目
新华社的无线电文字广播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其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曾从江西瑞金向国内播发新闻,这些用莫尔斯电码发出的新闻电讯稿,除了红中社所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外,湘赣、闽浙赣、川陕等革命根据地的电台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上海、天津等中共党组织的秘密电台都曾抄收并在报刊或其他宣传品上刊载。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在继续播发原有的中文文字广播的同时,于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开办了口语广播,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口语广播与文字广播不同,它是以播音员播报的形式播出新闻,听众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直接收听到广播节目;而文字广播是将文字转换成点、划两种符号,由发报员通过无线电台播发出去,报务员收报时将通过耳机收听到的分别代表“点”和“划”的嘀嗒声记录下来,再经过译电员译成文字。相对而言,口语广播可以更直接地面向普通听众。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口语广播电台,它的开播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延安台的广播,使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冲破重重封锁,传播到大后方和沦陷区拥有收音机的听众中,对于扩大抗战宣传,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爱国热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延安台除对内广播外,还曾开设专门以侵华日军为对象的日语广播节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瓦解敌军的工作。1940年春,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随周恩来由苏联到达延安,参与研究敌情动态,广泛搜集日本报纸进行研究分析。后来成立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野坂参三还向中共提出开办日语广播的建议,中央对此十分重视,派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领导筹划工作,具体实施由总政治部敌工部负责。敌工部部长是王学文,副部长是李初梨。日语广播与当时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对内广播使用的是同样的呼号,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英文缩写是XNCR。播音室也和对内广播在同一窑洞,只是安排播出的时间不同。[3]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进行日语广播。稿件由总政治部敌工部提供,参加编辑和翻译工作的先后有刘愚、王文庶、张纪明,他们都懂日文,其中张纪明担任编辑工作时间最长。野坂参三负责日文稿的审定,当时参加日语广播的日本人有森健、高山(川田好长),一位名叫原清志的日本女同志担任播音员。日语广播的稿件包括有战报和时事述评,每天约2000~3000字,内容主要包括抗战军事消息,“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活动,八路军、新四军的优待俘虏政策等。稿件来源是新华社的新闻稿,还有《参考消息》,以及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消息。广播的时间为每周五一次,每次30分钟。日语广播开播后,很快就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并用大功率设备进行干扰。当时,被俘的日军中不少人都听过延安台的日语广播,其中有人就是在收听到延安台的日语广播后受到感召而投降的,可见日语广播在瓦解敌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野坂参三曾向张纪明谈起如何搞好日语广播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新闻要短,只讲事实,不加评论。日本的习惯是新闻只讲事实,如果夹叙夹议,给人的印象就不客观。评论、述评要和新闻分开,不要混为一谈。写评论或述评时,不讲或少讲某一次战斗的胜利有多大意义,要考虑日军的心理。对内报道原封不动地拿来对日军广播是不行的,要很好地研究敌情动态、日军心理。[4]对于没有学过新闻的张纪明来说,野坂的话对进一步做好编辑工作很有启发。张纪明后来调到新华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延安台的日语广播大约坚持了半年多到一年时间,后来由于机器故障、人员调整等原因停播。延安台开办的日语广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电台最早的外语广播节目,因此1941年12月3日延安台日语广播开始播音的这一天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诞生纪念日。
三、英文广播: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1944年夏,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外宣传中国解放区抗战的情况。中共中央指示新华社尽快创建直接面向国外的英文广播。
当时开办英文广播的首要条件是解决技术问题,新华社已有的发报设备无法承担向国外播发广播的任务。英国友人林迈可,原名迈克尔・林赛(Michael Lindsay),是无线电爱好者,来延安前他就曾帮助晋察冀根据地发展无线电通讯事业,他向中央提出:“只要建一个好的定向天线,是有可能把电波发到美国西海岸的。”[5]很快,他便收到由朱德总司令亲自签发的聘他为八路军总司令部通讯顾问的聘书。在他的帮助下,军委三局的工作人员将周恩来从苏联带回的、最早曾用于新华社口语广播的那台破损的发射机修好,又经过多次研究和试验,架设起定向美国旧金山的天线,为开播英文广播做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1944年8月8日,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试播稿的原稿之一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并于8月8日开始试播。试播稿的开篇用英文写道:“新华通讯社英语广播试播。本台每天从民主中国的中心延安,在格林威治时间11:30,以波长40.005米及36.38米定向旧金山广播。同时,在格林威治时间01:00,以波长26.36米广播。正式广播将从9月1日开始,欢迎听众告诉我们收听情况,广播内容没有任何版权,可随意刊载。八月八日新华社英语广播题目……”当天的英播原稿新华社一直保存至今,现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展出。
9月1日,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呼号为CSR DE XNCR。英播部主任由当时的副社长吴文焘兼任,重要稿件送社长博古亲自审定,两位编辑分别是沈建图和陈庶。吴文焘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沈建图是新加坡华侨,自幼接受英文教育,曾在香港大学学习,陈庶毕业于香港大学政治经济系,他们都有较好英文功底。为使英文广播更适合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年底,林迈可被聘担任英播部顾问,负责英文改稿。
在英文广播创建初期,每天广播两次,内容是相同的,每天发的消息约五六条,合英文1250~2000字,中文1800~3000字。如1944年9月30日的英文广播的标题为:①八路军豫北胜利;②山东八路军总部动员军民进行反“扫荡”和反攻;③外国记者目睹八路军作战;④朝鲜志愿军逃离日军;⑤上海消息。
英播部的办公室设在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主要任务是编发每日新闻,还出版重要文件的翻译本,如国共谈判的文件、毛泽东的讲演等。他们每天大约在上午10点开始工作。编辑人员从延安《解放日报》清样上挑选适合对外广播的材料,其中敌后军民同日军进行武装斗争的报道占了很大篇幅,对于解放城市、县城、较大日军据点等都有报道。为了使外国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消息的内容,在翻译时,对于作战地点一般都标明方位,对于一些特殊名词,如“三三制”,则说明其具体的原则并给予一定解释。对于社论和首长讲话,一方面翻译时力求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另外也尽量做到把语气表达出来。至于日常消息,则删去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副词和过细的描写,做到简洁明了。大约在每天下午4时,通信员骑马从军委三局来,把稿子取走,在一两个小时内用莫尔斯电码发出。
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开播后,新华社副社长兼英播部主任吴文焘(右二)与英播部编辑沈建图(右一)、陈庶(左一)、英籍专家林迈可在办公室窑洞前合影
早期的新华社英文广播虽然信号较弱,传播范围和效果有限,但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反映,通过定向天线发出的新闻,在美国西部可以收到,并在报纸、刊物上登载。[6]
近年来,新华社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并复印了1944年新华社英文广播开播初期在美国西部被抄收的资料。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进入反攻的关键时期,美国政府在旧金山组织了一批无线电技术人员,他们专门监听世界各地的无线电传播信号,并且捕捉到了来自中国延安的这个新的电波信号,经过记录和编辑后与其他关于远东地区的重要军事消息每日编辑成册,分发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400名高层官员。从1944年8月之后,其中来自中国延安的报道明显增多,稿件后面一般都标明“延安英文莫尔斯电码发至旧金山”或“延安英文电发至旧金山”,内容多为八路军、新四军在各地与日军作战的战报消息等。这些资料使美国高层人士对中国解放区抗战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四、结语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一些到抗日根据地参观访问的外国记者,以及中共领导的部分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业务的报纸、通讯社、刊物等新闻宣传机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战绩以及根据地建设情况等,逐渐被传播到海外。这一时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要求,新华社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把具有全党、全军和全国性质的重大新闻的发布权集中到总社,并进而统一了各根据地的新闻广播,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一系列分支机构。至抗战胜利时,新华社已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新闻机构。虽然对外新闻宣传只是新华社业务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外文刊物《中国通讯》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开办时间都不长,但这些工作在中共对外宣传史上都是具有开创性质的,为新华社日后发展对外宣传工作积累了经验和人才。新华社在抗战时期创办的英文广播业务一直持续至今,以当时英播部为基础建立的对外新闻编辑部,现已成为新华社主体业务部门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外宣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新华社的抗战对外宣传在中国新闻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对于扩大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注释:
[1]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04
[2]陈庶.新华社早期对外宣传刊物——关于《中国通讯》的回忆[M]//新华社回忆录.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15
[3]胡耀亭.原清志谈延安日语广播[M]//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23
[4]胡耀亭.张纪明回忆日语广播的编辑工作[M]//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19
[5][6]新华社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01-202,20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13& zd154)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