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质量与编辑素养

2015-10-13□文|郝

中国出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质量检查责编图书

□文|郝 捷

出版质量与编辑素养

□文|郝 捷

编者按

口碑和品牌对文化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出版社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讲,没有图书质量,就没有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出版管理部门近年来狠抓出版物质量,不断加大了质量检查的力度和频度,对以少儿读物、教辅读物、文艺类和养生保健类等为重点的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已向纵深发展。今年3月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曝光第四批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18家出版社的21种图书被责令收回,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为此,本刊特邀请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图书质量部主任郝捷以及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实务和研究的编辑、学者撰文,探讨出版质量与编辑素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并提高图书质量,希望能够引发大家更多关于出版质量的思考。

出版物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体,出版质量事关文化传承,因此,把握并不断提高出版质量,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出版管理部门始终重视出版质量建设工作,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以来,不断加强对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工作。因此,充分认识编辑和质量的关系,是不断提高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出版管理 质量检查 编辑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版规模迅速扩大,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传承中华文化、扩大国际影响,作出了极大贡献,我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据历年中国出版年鉴、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等有关资料统计,1982年以来的30余年间,我国的图书出版单位已由当初的214家增加至目前的582家(2013年),出书品种已由3.17万多种增长为44万多种(2013年),总印数已由58.79亿册增长至83.10亿册(2013年)。

伴随着30多年来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出版管理部门始终重视出版质量建设工作,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不断加强对出版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检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由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各类图书质量检查活动就连续不断,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更是每年把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活动纳入不同专题,并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为不断提升出版质量、维护群众文化消费权益保驾护航。

一、30多年来出版质量发展简况

从管理的角度看,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总是一对矛盾,在30多年的发展中,出版产品的生产质量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速度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问题。

1993年年底至1994年,新闻出版署连续搞了三次图书质量检查。第一次检查了北京地区20家中央部委出版社的23种图书,结果仅有3种合格;第二次检查了9家出版社的9种古籍今译图书,结果9种均不合格;第三次检查了新闻出版署16家直属出版社的32种图书,结果只有一种优秀品、两种良好品、7种合格品,其余22种都不合格。[1]

1995年4月~10月,新闻出版署对全国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新版图书进行了一次质量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编校质量,共检查图书1407种,其中不合格品有572种,占总数的40.65%;随后,新闻出版署又对35家出版社的35种图书进行了抽查,结果不合格品就有28种。[2]

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对全国良好出版社的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共抽查了33种图书,其中有11种不合格。[3]

当然,随着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不断狠抓质量,出版单位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在以后的图书质量检查中,质量有了明显上升。例如,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2005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活动中,共抽查721册图书,不合格品是86册,占抽查总数的11.9%[4];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范围内2005年出版的教辅与地图类图书,进行了以编校质量为重点的专项质量检查。在总署和各省级新闻出版局以及主管部门检查的790种教辅类图书中,不合格图书64种,占抽查总数的8.1%(其中,总署抽查了58种,不合格图书16种,不合格率约为27.6%;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和中央主管部门共抽查732种,不合格图书38种,不合格率约为5.2%)。地图类图书共检查70种,不合格图书8种,约占抽查总数的11% (其中,总署抽查了21种,不合格图书为5种,不合格率为24%;地方省级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出版社抽查49种,不合格图书3种,不合格率约为6%)。[5]

2010年之后,出版管理部门更是加大了质量检查的力度和频度,分别开展了“2011出版物质量管理年”“2012出版物质量规范年”“2013出版物质量保障年”“2014出版物质量专项年”活动,使出版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参见表1)。

从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来看,一般性错别字、字词误用、语法性错误、一般知识性错误等问题较多,是影响图书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符号误用、标点乱用、版式不一等情况也时常出现。如一般性错别字:“孩子们”误为“孩了们”“中国人”误为“中国入”等等;如字词性错误:“少数民族聚居地”错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烟尘肆虐”错为“烟土肆掠”,“溘然长逝”错为“赫然长逝”等等;如语法性错误中,句子成分缺失、指代不明、句式杂糅、逻辑混乱等等较为突出;如一般知识性错误:“重庆市”误为“四川省重庆市”“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错成“印度雅加达”等等。另外,在部分图书中,还存在一些导向不良的倾向,如2012年抽查的一本关于清朝佞臣和珅的书,用大量篇幅描述和宣扬和珅的做人原则、邀宠方法、交际手腕、敛财之道、害人案例,对此缺乏足够的辩证分析和深入评判,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再如2014年抽查的个别图书中,宣扬“忠厚是无用的别名”,鼓吹“八面玲珑,让同事支持你”,提出为达到个人目的要“活用同学关系网、亲戚关系网、父母关系网、同事关系网、邻里关系网、客户关系网”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弘扬正能量。图书出现上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出版单位质量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经营压力大、人员数量不足、跨专业出版等等。但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责任编辑,在出版质量上恐怕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表1 2011~2014年(质量年)图书质量抽查结果综合汇总表

二、责任编辑与质量的关系

责编是图书质量的第一把关人,也是最终把关人。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编辑后面不是还有复审、终审和三校嘛!”的确,从出版管理环节来看,是这样,但从编校和出版生产流程看,它又是一个相对闭锁的循环系统:

责编→复审→终审→责编→初校→二校→三校→责编→出版→发行

在这个循环链条中,责编既是各环节的发起人又是收官者,所以说责编也是最终的把关人。因其责任重大,所以要把责编的名字记录在图书的版本记录页上。

既然责编承担着这么重要的责任,那怎么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责编与质量的关系。

1.责任——职业心和事业心

简单讲,职业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事业指一个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一般来说,事业是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意味着奉献,而职业则是阶段性的,是因生活需要而必须从事的某项工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讲,事业目标算是最高需求境界,职业目标算是生存需求阶段。

做职业和做事业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把编辑工作当做一项职业或者事业去对待,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保持基本的职业底线。从社会分工角度讲,我们依然可以把编辑工作视为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往往也需要对工作伦理规范有个认同,比如我们做编辑工作,获得了一定报酬,而工作伦理规范就要求我们尽心尽力去完成相应的职责,如此才能对得起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但在我们的编校质量检查工作中时常发现,不少图书的质量很成问题,比如有一本书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编校错误类型,在总共214页的正文中,几乎页页有错,例如在整本书中,几乎把“生蚝”都错写为“生耗”,把“火焰”错写成“火炎”,把“源源不断”错写为“源源不段”。可以看出,书中文字性错误基本上是作者造成的,但责任编辑呢?复审呢?终审呢?还有三道校对呢?这么多道的审读关口被突破,说明把关者连起码的责任心也没有了。

当然,像这种极端的例子不能代表广大的出版工作者,更多的编辑则传承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精神。例如龙世辉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一篇意识流小说写的二审意见:

很惭愧,也很遗憾,我没有看懂。我是认认真真地看的,一句一句读的,白天在办公室我怕思想不集中,晚上回家深夜静读,还是不懂。(当然不是某一事某一段不懂。)一点不夸张地说,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天书”。我决不想责难作者,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决不是在胡闹,瞎写。是我的外国文学基础太差了,特别是对意识流作品没有阅读的习惯和锻炼,对于这种与民族传统毫不沾边的作品,我成了可怕的“欣赏盲”。因为没有读懂,我无从评论它的优劣,说不出什么意见。

章仲锷同志(即本稿的一审编辑——笔者注)的意见似有道理,但我没有能力赞同或否定,是否请懂得一点意识流的同志(如杨匡满、冯夏熊)再看一看,然后送领导审阅。[6]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编辑的工作质量如何首先与责任心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的问题。

2.能力——导向把关能力、知识把关能力和文字把关能力

从编辑加工质量角度看,编辑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导向把关能力、知识把关能力和文字把关能力这三点。导向把关问题因情况复杂,应做专题论述,本文在此不作讨论,下面仅就知识把关能力和文字把关能力加以阐述。

知识把关能力,主要是编辑需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有对知识正确与否的认知能力。出版界总有关于编辑应是杂家还是应为专家的讨论,其实,编辑是应该成为杂家还是成为专家对于编辑个体而言可能并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编辑职业本身就要求编辑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关键是编辑要成为哪一领域的行家里手而不是“万金油”。比如你是专门搞当代文学编辑的,你就要有对当今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主要创作特点、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鉴赏、辨别、评论和研究的能力,要对文学史有认识,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否则,何谈对稿件的精准把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只有我们手操千器、眼观千剑,才能正确处理手中的稿件。比如将已是直辖市的“重庆市”错为“四川省重庆市”、将“涿州市”错为“涿县”、将毛泽东青年时期曾经的好友“萧子升”错为“萧三”、将我国的几种曲艺形式——“苏州弹词、山东快板、北京大鼓、东北二人转”错误地定义为“戏曲”,等等此类差错说明编辑的知识功底有待加强。

文字把关能力,主要是指编辑人员有没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包括是否正确把握用字用词,是否文通字顺、符合语法逻辑等,这是考察编辑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历年的质量检查中,文字性错误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广大读者反映最强烈的“无错不成书”问题也更多地体现在这里。上文例举的文字性差错仅是很小的、颇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三、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应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出版产品质量,我们在充分认识上述各种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要存疑批判。存疑就是要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稿件。无论是名家之作还是新人之作,在作者面前和读者面前,编辑都是把关者。把好关既是对作者的负责,也是对读者的负责,更是对文化的负责。例如,在去年检查的一本图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描述:“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其实,只要编辑此时稍有一点存疑的意识就不难发现,很多国际性组织的成员并不全是国家,也可以有地区,如我国台湾和香港就作为独立关税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例子中的“成员国”显然不符合实际,轻者说是笔误,重者则会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

二是要瞻前顾后。只有瞻前顾后,才能实现前后统一。例如在检查中总会发现用词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如“唯一”和“惟一”“做出”和“作出”、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等,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在同一页上都不统一的问题。这些还不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有的则是同一事件的或时间或地点或人物前后出现了不一致,这就影响了读者的正确判断。克服这种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编辑在审稿开始时,可以对有关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等情况进行列表,以便后续编辑加工时比对、核查。

三是不想当然。有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望文生义的结果可能就是南辕北辙。在一些图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因想当然而造成的错误,如错把“明日黄花”用成“昨日黄花”,误将“差强人意”当成贬义使用。再如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书,文字介绍的是美国的后勤补给舰船的知识,图片却想当然配上了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四是勤查资料和工具书。我们形容知识是海洋,那么编辑就不可能把海水喝干。勤于、善于使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才能解疑释惑、纠正谬误。

四、结语

“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出版质量从小处说,是产品的生命,也是出版单位的生命;往大处讲,是民族和国家的生命,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唯有以一种敬畏文字、敬畏文化和敬畏事业的态度,才能够做好编辑工作,不断提升出版质量。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1]吴琼.新闻出版署对图书质量三次检查表明图书差错率高得惊人[J].出版发行研究,1995(3)

[2]吴琼.'95“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结果评析[J].中国出版,1996(4)

[3]罗世缙.问题与建议——参与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一点体会[J].中国出版,2002(8)

[4]关于2005年全国少儿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413/200512/448915.html,2005-12-27

[5]关于2006年教辅与地图类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新出图〔2006〕1052号[EB/OL].www.gov.cn,2006-10-19

[6]李频.龙世辉的编辑生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157

猜你喜欢

质量检查责编图书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Graphene 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一颦一笑
一颦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