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乐舞特色文化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5-10-12王琳童

青春岁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王琳童

【摘要】北川羌族地区将羌族乐舞特色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互动,以营造发展文化与带动当地旅游业的一种互利的方式,不仅推动着羌族乐舞的发展,也是传承羌族乐舞文化的一种方式,利用羌族乐舞带动当地经济不仅可以提高羌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增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羌族乐舞;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一、北川羌族乐舞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北川羌族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拥有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区。羌族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悠久而又古老的民族,据《史记·五帝本纪》及殷商甲骨文记述,早在虞舜时期就有氐羌人的活动踪迹。公元前4世纪末,古羌人陆续向我国西南迁移,徙居岷江、大渡河流域的一支改游牧为农耕,并逐步形成以“冉”、“马龙”二部为代表的各部落联盟。汶川地震以前,羌族的聚居地是与绵阳北川县毗连的一部分地区,汶川地震使羌族地区的生活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家对北川新城的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打造了北川新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具有羌族风格的建筑群体,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羌族新聚居区。在地震中,不少的羌族民间艺人遇难,使羌族传统文化流失,羌族本身是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信奉着自然界的万物,羌族乐舞是经过一代代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有着独特的羌族特色和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是与羌族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崇尚自然的羌族人民,在乐舞文化的上是具有古朴,自然的文化特点,与此同时还具备了勇敢与热情的特征。羌族民间舞蹈队,是北川地区的一支优秀的传承并发展羌族乐舞文化的队伍,舞蹈中大部分的演员都是羌族本土的羌民,地震后北川当地县政府一方面为了传承羌族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出了《羌魂》、《羌风》、《大北川》大型舞台剧,将羌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习俗,民俗等具有能代表羌族的民族特色风俗展现在舞台上,还有羌族最具传统特色的乐舞文化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能传承这古老的羌族乐舞文化。

二、北川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北川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随着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城的灾后重建,对新县城打造成为了羌民新的聚居区,县城内“5.12”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民俗博物馆,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巴拿恰”,打造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还有因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等,积极的开发成为北川羌族文化的旅游产业,2007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旅游总收入3.84亿元,接待旅游人次56万人。地震后,北川新县城的建立为当地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升,2015年春节(2月19日),北川县累计接待游客55.4万,实现旅游总收入13750.87万元,其中羌城旅游区接待游客40.46万人次,收入9790.79万元,北川新县城的建立,将羌族文化中特有的羌绣,羌族建筑,羌族特产(腊肉、马槽酒等)一系列具有羌族文化代表性的产业,以能满足消费者的感官,味觉等多种形式,来打造并利用羌族特色产业文化的羌族品牌的旅游产业,并且用利用羌族特色乐舞作为羌族文化中的精髓,带动了北川当地经济,打造出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了北川羌族文化的知名度,扩大了文化的市场,增添了更多的游客和羌族文化爱好者。

三、乐舞与经济良性互动

1、丰富的民族月舞资源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北川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羌族乐舞文化是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地震后羌族的文化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也发生着变化,北川羌族地区将羌族乐舞特色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互动,以营造发展文化与带动当地旅游业的一种互利的方式,不仅推动着羌族乐舞的发展,也是传承羌族乐舞文化的一种方式,利用羌族乐舞带动当地经济不仅可以提高羌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增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交流,但是发展羌族乐舞的同时,还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创新是发展文化的前提。羌族地域应将旅游业纳入羌文化创新产业,或创意产业,将创新贯穿其全过程,涉及全方位。我们应在扎根羌文化历史基础上,持续发掘并推动羌文化年轻化与现代化,透过现代思维,创新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羌文化旅游产业。

2、羌族月舞文化的传播需要传媒的宣传

2013年由北川羌族县政府发起的万人莎朗舞表演,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2014年的“羌历年”由当地羌族自治县举行大型的篝火晚会,具有震撼力的千人羊皮鼓舞等一系列活动,让不少的群众来参与活动,这些地震后羌族乐舞文化一次次的大规模活动,向外界展示的代表性事件,通过媒体的大幅度报道,社会大众了解到北川羌族人民坚强的毅力和羌族传统特色乐舞文化的魅力,这对于在发展和保护羌族乐舞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的媒体和传统媒体主动把推广发展羌族乐舞文化作为自己平时工作的一部分,积极把羌族特色乐舞文化优秀的一面展示给普通大众。在国家大力扶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羌族乐舞文化更快速更广泛的得到传播和发展。营造一个保护民族文化的大环境离不开媒体的力量,媒体不但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还具有宣传传播的功能,通过媒体,群众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羌族舞蹈文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媒体,这样一种互动的过程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沟通氛围,一个保护民族文化的大环境需要这样的氛围。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里程碑,羌族乐舞文化也是如此。将羌族特色乐舞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进行良性互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能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方式,但是不能在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精神财富的保护,不能太过于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忽视羌族乐舞文化传统中最原生态的部分,羌族乐舞是羌族文化中的精髓,不能一味的去开发挖掘创新,而不去保留传承最原生态的文化,不仅要选择合理的去保护羌族舞蹈文化,还要为羌族传统舞蹈文化做更长远更完整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羌族乐舞文化是要将文化变得更有价值,不要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而丢失掉最本真的文化。

课题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课题名称:羌族乐舞文化特色产业与当地经济的良性互动研究,课题编号:CX2015SP339

【参考文献】

[1] 李韵葳. 简述羌族舞蹈的发展史[J]. 大舞台, 2012(08):76.

[2] 游 勇. 四川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中羌族文化传承、创新与“经典”的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5): 135.

[3] 张云珍, 王洪续. 北川灾后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 阿坝专科高等师范学校学报, 2009(6).

[4] 北川政务网. 北川:2015年春节黄金周旅游业运行良好,旅游经济保持稳中有升[OL]. [2015-2-25].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伦理规则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