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历史课本插图的作用
2015-10-12刘肄玲
刘肄玲
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作用,它与课本中的文字信息联系紧密、互为补充,能够形象地再现历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素材。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准确、灵活地运用课本插图,发挥插图的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历史地图等类型。历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生没有经历过,也无法亲身体会,因此教师要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再现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
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传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历史课本插图的作用,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涉及范围较广,且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只进行口头讲解,就会使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比较枯燥。那么,教师应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切实感知历史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
课本插图富有表现力,能够直观地传达历史信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插图讲解知识,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全国解放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讲解具体内容。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插图充分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过程和结果,深刻理解三大战役的战略思想。
又如,在教学“远古人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抽象的历史知识,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果
1.增强教学直观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地图、图像、图标等插图辅助教学,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利用口头讲解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外,还要利用课本插图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古人的精神风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人物画像插图;在教学“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部分内容时,教学可利用历史文物插图;在教学“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名胜古迹插图。
由此可见,运用插图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图必看、有图必读、有图必思,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感性认识。
2.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复杂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国家、时间、朝代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记忆知识。
例如,在教学“唐朝民族关系”中“和同为一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不同民族的位置。这样,教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思想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开展思想教育。课本插图为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直观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利用插图开展思想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
例如,教师可利用有关“地动仪”的插图,使学生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感到自豪;利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插图,使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认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罪行;利用有关“原子弹发射成功”的插图,使学生感受到中国的进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诸如此类的插图还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总之,历史课本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插图,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补充课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发挥其教学作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