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地遥遥诗梦间

2015-10-10王霞

新青年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上庄绩溪故居

王霞

一生有多长?可以走过多少路?等候有多久?能否从今生等到来世?在山清水秀的皖南绩溪,有两个相距九公里的小村庄——上庄和旺川。前者是胡适先生的故居,后者是他的红颜知己曹诚英的家乡,也是她魂归离恨的长眠之地。这短暂却无法抵达的距离,是二人无法完成的今生相约,来世的相守……

【一】

欲到上庄,必过旺川。这里是进入上庄的必经之路,痴情的曹诚英就在这里等候多年了。

旺川初觅痴人墓

这个墓园太小太小。以致车行那么缓慢,我那么专注,还是误过了。问过路人,复又回头。

路旁,小小的园,低矮的小小石栏。园子长方形,三米左右宽,纵深不到五米。她就静静地睡在那儿。

这里,是此次皖南行的起点。而终点,就是遥遥不远处那所空落落不知可有魂兮归来的老宅院。

轻轻走近,花岗石砌成的坟面当中嵌着不大的黑色墓碑,上书:曹诚英先生之墓。之上是一方照片,她面庞清秀,笑容恬淡。再之上石条有书:江南才女。最上方是墓志铭:曹诚英(1902—1973),乳名李娟字佩声,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和沈阳农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诗人,我国第一代女农学家。寥寥几十字,平淡的叙述湮没了倔强哀婉的一世悲喜。

虽说佩声在学术上极富建树,但知者寥寥。我知道她,缘于另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小胡适11岁。当年胡适屈尊母命回乡成亲,佩声是婚礼上的伴娘。后来两人通信交往,相互倾慕。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曹佩声也在杭州读书。久别重逢,二人相恋,度过了一段浪漫幸福的短暂日子。可叹有情人难成眷属,不久就一别天涯。此后,鲜有相聚。

“阔别重洋天样远,音书断绝三年。梦魂无赖苦缠绵。芳踪何处是?羞探问人前……”

这阙临江仙,写尽三年离别的思苦念深。可她不知道,这之后还有三十年的望眼欲穿和遥遥无期的等待……

已经四十年了,长睡于车流不息的路旁。

我无法想象,亦不敢猜度。那必是一段人间天上的美好,才会让她刻骨铭心,以致死后,也要在这条他若回乡则必经过的路旁,用另一个世界的岁月,等待一个游魂遥遥无期的归来。

【二】

皖南绩溪上庄,是文化大家胡适的祖居之地,也是徽菜名品一品锅的故乡。它用白墙黛瓦的沉稳与肃静,迎候着远方的游子归魄。

上庄是否魂归来

中午,艳阳洒满这个宁静的村庄。车停在村口的停车场上,侧面是胡开文故居。大门闭锁,透过墙上花窗,看得到院落深处轩敞的三开间迎面墙。正中的大门有罗马风格的石柱,支撑着砖雕的半圆额饰,上方有一匾额,看不清字迹。最顶端为尖形,中间为一空心圆,据说这意味着零的突击。

轻转身,后面有一座雕像。转到对面,是他了。小小的石围栏,小小的乌砖基座,小小的铭牌写着他那耳熟能详的大名。雕像也不高大,正常人的身量,长衫飘逸,清秀的面庞上薄唇紧抿,金丝眼镜下有安靜的笑意。眼眸深深,凝望远方。心,别的一跳。这遥望的方向,就是她安眠的地方……

他就是胡适。

胡适,字适之。少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后至上海求学。十九岁考取官费留美,26岁毕业回国任北大教授,参与陈独秀等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编撰工作,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等革新文章,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

杨林桥,上庄的一座老桥。当年这座古桥被山洪冲毁后,佩声出资修复了它。乡人感其情重,除立碑以志善举外,又叫这座桥为“连心桥”。我不知道,这颗痴等了一生的心是否已连上那颗漂泊在外的心。

【三】

走进曲折深巷,探寻大家的往昔。流水般的岁月,似乎凝固在这座老宅里的角角落落。

居深院重重落

左折右拐,沿着路牌指示的方向行良久,方抵达胡适故居。这座建于光绪二十三年的老宅,大门不大,浅浅地缩进一个梯形,门扇两开,门楣上一款素气的匾额:兰蕙书屋。

迈进大门,却是一个不小的庭院,纵深长长,最尽头立着一尊胡适的铜像。他身着西装,外罩风衣,神采斐然。东侧的故居为三开间,前后进。石库门楼之上镶嵌着精致的砖雕和门楣飞戗。进门是客堂,全木质结构。迎面照壁上一幅山水画卷旁,悬挂着“揽月春云常得句,山光水色自成图”的楹联。抬眸,黑底匾额上“胡适故居”四个烫金大字耀眼夺目。下方是一席古色古香的红木八仙桌、太师椅,桌上老旧的坐钟与东瓶西镜依稀是那些古老日子的痕迹。屋内门窗、栏板的木雕刀笔流畅,镂刻精致,清一色的兰草主题。“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的清境和房主的立世风格油然复现。

穿过侧门是正房后厅,木墙上方悬挂着胡适50大寿时著名书法家程宗鲁书写的“持节宣威”横匾。

西厅屋是“胡适纪念馆”,陈列着胡适生平事迹,墙上挂满胡适与家人、友人的照片。客厅正中,摆放着一尊胡适的汉白玉头像。上方横匾是“智德兼隆”。这是蒋公中正给胡适的题词,也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走遍了院落,日已西斜。晚餐预订了绩溪一品锅。大大的一锅,春笋打底,一层红烧猪肉、一层油豆腐包、一层鸭肉、一层圆子,最上面均匀排列着黄灿灿的蛋饺,还点缀着鲜红的腊肉和红烧鸡块。据说不论是在北大做校长,还是客居美国,每有贵宾到访,适之先生必亲自下厨,张罗这道家乡菜,还要亲手端上桌,向大家介绍:“这个菜是地道的中国菜、徽州菜、绩溪菜、家乡菜,大家不要客气,务必要尝尝”。这种对家乡的眷念,怕就是佩声一直固执地认为他定会回来的原因吧。

【四】

夜宿在一家新开的酒店,这是上庄最高的建筑。我要了五楼最靠里的一间,推窗,整个上庄尽收眼底。远处青山成环,把小小的上庄护佑在胸怀。那些黛瓦飞檐马头墙,在渐暗的日光下,高低起伏着。

有潺潺水声,左侧巷道不远的尽头,就是杨林桥。它一如她,静默地卧在那里,任常溪之水在身下流淌……

没有合窗,我听着水声在暗夜里渐渐膨胀,渐渐溢满我整个心灵,渐渐在室内铺陈一地银光……

猜你喜欢

上庄绩溪故居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卫立煌故居
用心查档助提升 赠送锦旗心意浓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刘章先生祭
魂兮归来返故居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
微风古韵·文化上庄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