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低碳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015-10-10李龙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8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摘 要:低碳产业已被大多数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理论也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分析发达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产业提出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碳排放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重点转向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新常态下更注重低碳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低碳产业先进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一、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2003年英国发布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Creating a Low Economy)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概念。低碳产业是指碳减排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为之配套宏观经济政策、能源产业政策等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英国一方面用法律的方式去对节能减排目标实施法律约束力,如《气候变化法案》,另一方面朝着低碳社会转型。另外还设定了三种制度:一是碳预算制度,二是报告制度,三是排放交易制度。交通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部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源头之一,英国是率先进行低碳交通建设之一的国家,并发布了一系列专项。如《低碳交通:更加绿色的未来》等等。

二、日本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日本提出将低碳产业作为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出了能源创新技术计划和21项低碳技术。主要改革工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节能技术投资与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等等。日本设定了四种制度:一是碳预算制度,二是减税政策,三是碳税征收制度,除此之外,日本推行了环保积分制度,这是日本的特色,也对日本的节能减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也将低碳交通置于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位置,并将其定位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本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如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纯电动汽车(BEV)、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把日本建成“下一代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重新占据至高点。

三、美国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美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产业发展路径,通过绿色新政,发展新能源技术占据竞争优势。主要包括绿色建筑,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绿色电力,投资清洁能源,绿色汽车。为了减少美国对石油的依赖,美国也对汽车行业进行再造与替代开发计划。美国也设定了三种制度:一是碳预算制度,二是碳排放交易制度,除此之外,美国还设定了碳配额制度。

美国低碳交通建设主要是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和促进交通运输业低碳化,美国是最早实施排放标准的国家,也是排放控制指标最严格的国家。美国同是也是最早实施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研发,美国在2000年就开始开展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其中将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同时研究森林、土壤、植被等对二氧化碳的隔离作用,目前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已成为美国的优先领域。

四、政策建议

根据我国国情,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发展低碳产业。

第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和淘汰高能耗的原材料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工业4.0”,“工业4.0”是根据传统工业化国家形势制定的举措,数字化是“工业4.0”的基础;提高低排放的金融、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将一些制造业和部分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二,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强度,通过国外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对比发现公共建筑和交通是低碳产业中的重点领域,且效果显著。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原有的设备,以节能和环保型新设备替代。虽然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也已投入使用,但并没有真正完全普及,仍存在很多困难,如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装置较少等。

第三,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无碳能源。德国、西班牙在风电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巴西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等,我国要发展核电,增加核电在整个能源当中的比重,现在比重太小;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其碳排放量只有常规燃煤发电的一半,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占比,发展常规和非常规的天然气,也同时可使我国在能源全球供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四,通过植树造林保持和增加碳汇吸收二氧化碳。按照国际标准,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才是合理的,美国十分重视森林和生态保护,通过“费用分担补助计划”鼓励各州和私人造林,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21.6%,亟需通过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农用林和天然林,鼓励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第五,加大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发投资,重视研发。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要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将必须依靠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开展了大量研究,美国还通过立法普及新建燃煤发电站必须应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此外,挪威、加拿大等也在积极尝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参考文献:

[1]刘传江.低碳产业发展研究动态评述[J].生态经济,2012(2).

[2]颜晰.英国经济向低碳转型[J].中国环境,2009(8).

[3]唐丁丁.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J].世界经济,2010(1).

[4]费方域.英国和美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及启示[J].软科学,2011(11).

[5]低碳交通发展研究中心,http://jiaotong.chd.edu.cn/Policy/13.html..

作者简介:李龙(1984.02- ),男,山东济南,中级职称,博士,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为湖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