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探析

2015-10-08郭丽莎

科技视界 2015年27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等教育新时期

郭丽莎

【摘 要】就高校体育教师新时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即职业创新能力、健康的人格心理、完善的知识结构等,以及学生群体的时代性和信息技术、人文素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旨在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适合高校发展的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教育;体育教师;职业素质

【Abstract】The components of the vocational qualities of college P.E teachers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innovative spirit, health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erfect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era feature of th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pecific cultivating methods and ways in order to giv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E teachers contingent to help them to be qualified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s.

【Key words】New time; Higher education; P.E Teachers; Vocational qualities

0 前言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是努力塑造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品质,破除陈规的批判精神等。教师是从事人的教育工作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的职业像教师职业这样直接影响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灵魂和人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可见,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师,要承担起教育家的职能,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体育教师已形成了角色错位现象。而教师的职业化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更加全面系统,主动迎接新知识、新事物。本文拟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适应发展改革的需要。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运动参与、运动处方等方面的资料,并重点阅读国内较有影响的体育期刊、杂志、学报和研究报告中的相关文章,此外还阅读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教育学、体育理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课程内容的专著和书籍。

1.2 访谈法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通过与专业体育院校的教授和专家的交流与学习,掌握关于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现状,以及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途径,并结合论文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筛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素质概念

2.1.1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是说,劳动者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包括人的思想、只能、人文、身心等综合品质。

2.1.2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综合分析,了解到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应包括品德教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社会活动、科研创新和掌握运用工具六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能力是建立在以体育知识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的基础上的。许光辉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结构进行研究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训练能力、教育能力、体育科研能力、保健能力、专项训练和专项理论能力组成;然而,新时期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侧重点和全面性都有了更深入和具体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出个性充分发展、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合格大学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也有了更广的要求。

2.2 新时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终身学习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必须不断调整,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2.1 九零后学生群体的新特质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90后学生群体有着和80后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其一,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因此,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认知到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重要性,从而体会到安全感和成就感。其二,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90后普遍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其三,由于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因此信息和网络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面对新生代群体的新特质,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人格魅力和科学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更需要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2.2.2 加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习的重要性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将来的体育思想和体育能力的塑造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缺乏充分的信息来源,就不能及时把握当今体育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体育教学的最新方法,这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极大影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由于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更新滞后的局限,高校体育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面也落后于其他学科。面对九零后这一新的学生群体,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是保持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此外,外语能力在获取信息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愈加显著的作用。信息能力是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而外语的掌握能力是获取信息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研究国外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许多高校体育教师不能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至于读、写、听、说方面的能力更大打折扣,高校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也亟待提高。

2.2.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对体育专业某一领域的技术和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和大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而获得的实践经验,由于特殊的专业特点,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空间距离比较近,教师的亲自示范不仅能直观的再现动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威信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挂图与视频所不能及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包括潇洒的风度,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谈吐,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有的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体育教学是与学生零距离的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不仅会表现出对工作的热情,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

然而,教师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形象模糊、语言文字修养不足、人文科学素养相对薄弱等,都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观念和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还应当有必备的人文科学知识。根据人文素养的特点和内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完善人格,要求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独立而健全的人格。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造就教师人格魅力的需要。

2.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途径分析

2.3.1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教师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由于“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倡导终身教育,必须重视自我教育的意识形成和能力构建。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群体要求的相对统一性要求教师的完善与发展必须因人而异,自我教育则充分体现了上述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新时期要改变思维模式,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态度的自我教育尤其是加强专业态度的自我认定,提高其认识,使之热爱学校体育事业,爱岗敬业。更要深入培养专业技能的自我教育和加强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方面的自我修养。体育教师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外语水平,开阔思维模式和提高学习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反思专业态度修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模式和方法,成为专业者、学习者、研究者的新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质量。

2.3.2 继续教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2天(或相应学时)。”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以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为基础,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结合,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科研工作,倡导各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构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专科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资源共享,跨学科继续教育培养通道的建立,加大高校间公开课的宣传和普及,如对对市场学、经济学、营销学、法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从而弥补不同高校专业发展的不足,真正做到学科交叉融合,以便于高校体育教师跨学科能力的提高。运用网络教育手段,通过远距离教学来培训体育教师,主要侧重教育理论、观念、方法、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到先进的体育思想、方法、经验和技能,多快好省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2.3.3 从根本上改善培养机制

思考高校体育教师在校学习期间的培养模式,发现教育体制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全,专业设置范围较为狭窄,人文社会课程设置偏少,忽视人文素养的整体培养,课程结构的失衡,师资的配备等等,使原本较为脆弱的知识基础,没有得到切实的加强。以上诸多因素造成了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的畸形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原因,目前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专业体育院校。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较单一,专业口径过窄,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他们对体育竞技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多,而对体育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了解甚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了许多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观念理解的偏差。一专多能的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趋势,在校期间自主学习意识也需要加强。此外,高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欠缺学科的开放性交流和培训方面应予以更多思考和改进。

3 结论与建议

为适应形势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和发展高校教师的能力,已刻不容缓。普通高等院校应为青年教师的进修创造良好环境,加大经费投入。鼓励体育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学院去进修,倡导他们积极涉猎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推动体育向“大科学”观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信息。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造一个探究的教学氛围,培养教师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的教学过程,变为一种创造发展的过程。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挖掘教师教学潜能,以激活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逐步同国际先进的教师进修体制接轨。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324-329.

[2]彼得·霍尔.刘觉涛,等,译.信息、技能与教育[M].2002年的欧洲.世界知识出版社.

[3]曲宗湖,等.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6-9.

[4]肖宁.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7-99.

[5]张丽丽,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4-46.

[6]杨留锁.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14-16.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高等教育新时期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